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只是用鐵量有些大……”

馮道在旁邊插話:“這些時日某點閱過,契丹人還是很重匠戶的,柳城內如今有鐵匠鋪七座、匠戶兩百餘人,柳城外的南山還有大量鐵石,契丹人已經在那裡開始採集鐵石,某問過完失明,整個柳城每月可產生鐵五千斤。只不過契丹人不重鐵甲,生鐵大都用來造箭、造刀。尤其是迭剌部士兵,喜用鐵錘、鐵棍等,每年都要從柳城換取大量生鐵,咱們佔了柳城,等於斷了迭剌部好大一批生鐵來源。”

李誠中點點頭,他未佔柳城之前,根本沒想到契丹人的鐵器生產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單以柳城而論,鐵器的產量和工藝都直追平州。尤其是東山鐵礦的收穫,讓李誠中這個在白狼山中深受物資匱乏之苦的穿越者有一種一夜暴富的感覺。

李誠中決定把流水線生產方式提出來,他道:“將鐵甲上的各個部件進行分解,讓這些鐵匠鋪分別打造。比如,一家匠鋪專造頭盔,一家匠鋪專造護身鐵片,一家匠鋪專造防護脖頸的鐵環,一家匠鋪專造手、腳的甲片,這樣可以保證他們的熟練度和速度,最後再找一家皮革作坊將這些甲片鑲嵌到皮甲上。當然,張老這裡必須拿出合格的成品,讓各家匠鋪依照成品來打造,規定可容許的誤差,超過容許限度的拒收。”…;

張老匠眼睛一亮,認真琢磨著李誠中的話,良久,興奮道:“如此,某或可做到將軍所定的每月五十套明光鎧。”

李誠中道:“咱們的工匠還是太少,需要張老多收些弟子。我有個想法,咱們在柳城內招收丁壯,由張老的弟子當師傅,教得簡單些,一部分專學鑄模,一部分專學打鐵,一部分專學磨製,一部分專學鑲嵌,不要求他們都能學會,只要學會一項手藝即可,到時候由兵器裝備科籌辦一座大型鐵鋪,按照我剛才說的法子,分別製作各種零件,最後進行組裝。”

張老匠點頭:“只學一門手藝的話,一月即可粗會,三月便可精深。”

李誠中道:“粗會就好,不須精深。他們只是作坊裡的普通工匠,並非兵器裝備科手藝精湛的匠師。對了,手弩和陌刀如何?”

張老匠道:“將軍所說的連發弩應當是故老相傳的諸葛連弩,弩具本身還好說,關鍵是自動上弦的步驟沒有辦法實現。某等按照將軍所言,在弩身上加裝了弩匣,但射出一矢後,弩匣中的箭矢並不能自動下落到上弦處。至於將軍所說的‘彈簧’,那種細細的鐵絲某等也做不出來……”

李誠中默然,鐵絲做不出來,彈簧技術就無法實現。他所說的拉絲技術,暫時是這個時代無法達成的,具體的怎樣拉絲,李誠中也不清楚,他只能無奈的拍了拍自己的頭,暗罵自己是個廢物。

張老匠繼續道:“至於陌刀也無疑問,某便能造,不過是開兩刃的斬馬劍而已。只是陌刀需要大量生鐵,鑄造時需百鍊鋼,這就要費很多工夫了,以某的本事,打造一柄陌刀也需十日方可。”

李誠中搖頭:“不要百鍊,只需厚重就行。”

張老匠道:“那就五十煉,但極為耗費鐵材,某帶領徒弟們打造,每月可產二十柄。陌刀極沉,重達六十斤,將軍需選精壯之士,否則無法施展。”

話題又繞了回來,看來每月五千斤生鐵的產量是嚴重不夠的。李誠中有極為濃重的陌刀情結,他十分渴望手中擁有一支陌刀隊,再現盛唐時“如牆而進”的氣慨。只是他穿越到了晚唐時期,這個時期生產凋敝,用鐵量巨大的陌刀對於軍鎮來說是十分奢侈的,裝備起來並不經濟,這也是陌刀逐漸沒落的原因。

柳城有鐵礦,但是礦石供應不足,不僅礦石供應不足,冶煉礦石的技術也不行。李誠中再次感嘆,他知道冶煉鐵石需要加高溫度,這就需要風速和好的燃材,前者可以使用鼓風機,後者好像要用焦炭,除此之外,他印象裡只有平爐和高爐等等簡單的冶煉名詞。他將自己知道的講了出來,張大匠都讓徒弟記錄下來,說是要回去試試。但就目前而言,要想讓產鐵量上去,就需要大量人力,柳城的丁口無法承擔,這就需要從營州南部想辦法。

對此,馮道回答:“各組文吏已經南下了,就是不知道營州南部有多少民壯,有多少堡寨,一切尚需他們返回才能清楚。”

第三十七章 營州經略(九)

自打柳城被李誠中佔據後,崔成在這裡已經耽擱了一個多月,除了戰馬被扣留之外,他還有大量貨物囤積在城內的倉庫中。本來崔成打算將戰馬的事情解決後再連同貨物一起上船南下的,但戰馬的事宜遲遲不能解決,一直拖到了現在。

崔成聽說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