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多甜食,吃多了就要吐,大病就要發作。。。。。。因此雖是這樣的吃,人倒並沒有長胖。
脾性不好,太子不喜,又沒孃家撐腰並噓寒問暖,可以說現在闔宮上下都冷眼看著太子妃的病越來越重,靜候著她離世。
但怒其不爭之外,有時候轉念一想,雲見也替她不平,可憐她。
威震天下的晉陽侯府這一代唯一的嫡出大小姐,那是堪比公主的高貴出身啊。
她的嫁妝,更是公主都比不上,那是實打實的整個晉陽侯府——兵馬二十萬,城池十二州。
便是衝著這份嫁妝,李氏天家也不該如此冷待她。
唯只能說最無情是帝皇家了。
也可憐那百戰百勝的方君侯,在世做的最後一樁事,放眼天下豪傑為他妹子挑的良人,竟這麼的不是東西。
當年方錦安的出嫁——其實更準確說應是和親,可是攪得天下三國沸沸揚揚,堪稱一時盛事。若要說清楚這樁盛事,卻須得從天下大勢說起。
百餘年前,統御天下的大魏朝潰然崩塌,烽火亂世之後,成三國鼎立之勢。他們彭國李氏先祖,佔據了肥沃的中原之地。在東方,傅氏建國號陳,在西方,亦有趙氏,建國號衛。
三國交壤的北疆之處,卻還存在著一個特殊的勢力。那便是鎮守邊疆晉原十二州的晉陽侯府。
這晉陽侯府並未受陳、彭、衛任何一國的封授,依舊尊奉先魏朝的正統。
晉陽侯府方氏一脈,甚至還在魏朝之前,便鎮守北疆,抵禦蠻人。族人個個驍勇善戰,更兼義膽忠心,愛民如子。故而在民間威名遠揚。
好在這晉陽侯府有鐵律,只守境安民,不參與朝中爭鬥。代代君侯又都是有手腕的,魏朝後期,朝政昏庸至那般,晉陽侯府竟能夠絲毫不牽涉其中。
在後來的亂世之中,晉陽侯府亦不參與諸方混戰,安然保全自身實力。畢竟他承擔著抵禦蠻人的重任,既然不肯介入亂局,諸方勢力也樂的不招惹他。
等三國定鼎,晉陽侯府依然超然世外,不稱帝建國,卻也不肯歸附任何一朝。鑑於他的實力與聲望,三國都是想把他納為己用。這百來年,三國爭著搶著的,各種示好禮遇,晉陽侯府卻如一塊硬石般,絲毫沒有鬆口的跡象。
直到數年之前,事情開始發生轉機。
說起來卻也讓人唏噓不已。這曾經琳琅滿目的世家大族,經歷一代代馬革裹屍、英烈報國,到如今,竟然只餘下年方弱冠的一對雙生兄妹。
其中那位小姐,就是現如今的彭國太子妃方錦安,常年病弱,養於深閨之中,少有人知。
而那位年輕的君侯,名方錦繡,倒是不墮他祖上威名,幾年前聯合三朝一同發兵,破了蠻人王帳,滅了蠻人單于,將蠻人逐出千里之外。未來的數十上百年,蠻人都不會對北疆形成大的威脅了。
這事兒對天下人是莫大的好事,唯獨對晉陽侯府不是。
一則蠻人之禍已解,晉陽侯府便失去了保境的作用,三朝怎能放任這麼一隻不馴勁旅在自己邊境晃悠?
更要命的是,在在大戰中,方錦繡受了蠻人的毒箭,危及性命。
戰後拖了幾年,方錦繡終究英年早逝。
離世之前,他以十二州之地、二十萬兵馬為陪嫁,把他妹子方錦安嫁入了彭國。
從此以後,世間再無晉陽侯府。
作者有話要說: 增補下安安的出身。看過我上一篇文名士家的小娘子的親,應該有點印象吧。
舊時紅衣(一)
“良娣,良娣?”是誰在喚她?“太子殿下來了。”
謝岫慌忙轉身,果然見太子殿下意態悠閒,緩步而來。
嘴角忍不住翹起,她急急迎向他:“恭迎殿下。”
李憫伸手阻住她的下拜行禮:“說過了,你我私下無須拘禮。”
便是普通人家的夫婿,都做不到他這般溫柔體貼,更何況他身份如此之高貴,相貌如此之俊美。
謝岫委實覺著自己三生有幸。
一點點微醺的酒香洋溢在空氣中,謝岫抬頭看,李憫的目光清亮中添了幾分朦朧。是了,他剛剛從陛下面前領宴歸來。“殿下飲了酒嗎?臣妾去為殿下沏一盞濃茶醒酒。”謝岫問。
李憫搖搖頭,只轉身招手示意身後的小黃門上前:“我叫人給你做了件衣裳,你穿上看看。”
謝岫驚喜看去,那是一件大紅錦衣。咋一看款式簡單,仔細看,衣上用同色絲線細細刺繡了百鳥朝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