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官員奏報太子率王師至。演樂起。不多時聞馬蹄聲如雷,須臾又見旌旗招展。旌旗之下,一身威武金鎧的李憶,率領氣勢如虹的虎狼之師,出現在眾人面前。
內外命婦們不由得都多看上一兩眼:素日見這李憶,只覺著肅殺陰冷,今日戎裝加身,又是得勝凱旋,眉宇之間盡是昂揚之色,倒委實英氣逼人。
崇元帝看著這樣的自己兒子,也甚是喜悅。不過他馬上就發現,李憶的目光盡是往一旁的方錦安那兒飄。儀態神色之間,別人看著覺著英雄了得,他這當老子的卻能看出“我英武不英武好看不好看你喜歡不喜歡”的意思。
這孽障。崇元帝暗暗磨牙。
其實李憶此時此刻的心思,嗯,他爹看的一點沒差。這麼多人,他眼裡只有一個方錦安。看到方錦安朝他微笑頷首,他滿心的歡喜,只覺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值了,便是再辛苦十倍都值了。
方錦安此時卻不怎麼好。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她的病,還真選在這當口上發作了。一陣陣眩暈衝擊著腦海,方錦安咬牙裝著無事——一定要撐過他加封。。。。。。
然而這儀典實在太漫長了。宣詔、加冠、讀冊、授璽,崇元帝雖命從簡,必要的程式無論如何省不了的。等禮部官員終於一聲禮成,已是兩個時辰之後了。
兩個時辰中,李憶不知多少次跪拜,升座,受禮,更衣。。。。。。禮成太子吉服加身之時,李憶都覺著給轉的有些暈乎。
不過他心下卻是隱約有點羞澀:這大紅吉服,可還襯我?他眼神又往方錦安身上飄。
方錦安其實眼前已經很模糊,不過她卻敏銳地察覺到了李憶的目光,她趕緊讓自己笑的更開心一點。
她以為自己隱瞞的很好,然就是這用力過猛,卻讓李憶察覺到了:她不對勁。再仔細定睛一看,便看到了她緊握的手上凸起的道道青筋。
李憶一急,冕冠垂旒嘩啦啦蕩成一片。
方錦安又神奇地覺察到了。先於李憶,她做出一個手勢:做你該做的事情,別管我。
儀典還沒完,還要嘉獎救火官兵。
禮部官員又誦讀起長長的詔書。李憶一顆心掛在方錦安身上,竟是半句沒聽進耳去。
“太子,太子?!”崇元帝喚他。他把李憶與方錦安的眉眼官司盡數收入眼中,心生不悅:百官面前,這麼重要場合,你們就不能收斂點兒?因此吩咐道:“便由太子,親自宣讀對眾有功之臣的加封恩旨。”
李憶無法,只得起身接了德生遞來的聖旨,一道道宣讀。
“。。。。。。京軍副統領趙申,率部死守小楊堡,阻延火勢四個時辰。。。。。。”
“。。。。。。澄州守將洛川,率部掩護澄州百姓撤離,不使一人死傷。。。。。。”
“。。。。。。柳氏女柳慧,閨閣弱女,心懷大義。於火場賑濟災民,救死扶傷,活人數百。澄林百姓,莫不頌其功德。嘉其善舉,封為縣主。。。。。。”
李憶心不在焉,也沒留神聖旨上到底寫了什麼。這一道聖旨快讀完了,他才反應過來:褒揚柳慧?怎麼回事?!誰幹的?!好大膽子!這柳慧是個什麼貨色,竟敢厚顏無恥底與這些拿命相搏的將士相提並論?得的封賞,甚至還在眾將士之上!
他咬著牙,念不下去了。他凜然轉身,看向崇元帝,立時就要把這旨意給駁了。
“太子,”然崇元帝搶先一步說:“怎的停了?還不速速宣旨,這後面還有恁多將士等著呢。你要讓他們等到什麼時候去?”
言下之意卻是,若是他當真敢驚世駭俗地當眾駁這旨意,那剩下的將士的封賞,就不用想了。
李憶胸膛劇烈起伏,終究不得不向崇元帝低頭。“進號慧善,欽哉!”他冷聲極塊地吐出聖旨上剩下的幾個字,如同吐出一口痰。
在場的都是人精,如何看不出他們父子間的交鋒。不過太子敢表露出試圖反駁皇帝的跡象,眾宗室、臣工已然心裡給他豎大拇指了。
想來柳慧的太子妃之位已是板上釘釘了吧。眾人紛紛又想。
萬眾矚目之下,柳慧款款拾階而上。
她今日打扮不似以往那般極盡奢華,而是莊重又沉穩。一路行來,雖是心中激動萬分,面上卻是不露分毫。她眼角餘光,看到祖母,母親,還有其他族人欣喜的面容。再微微抬頭看向高階盡頭的李憶:他雖是無情,目光都不願意落到她身上,柳慧卻恍惚看見鮮花飾錦禮樂齊鳴,無數人的恭賀中,她一身大紅喜服與他並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