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5部分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見此情形,大殿上的文武重臣紛紛跪了下去,齊聲高呼道。

“諸位愛卿平身。”在龍椅上落座後,正統帝雙手虛空向上一託,沉聲向跪在殿前的眾臣說道。

雖然正統帝現在只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但八年前他就開始上朝,現在自然對上朝的流程一清二楚。

“謝萬歲!”眾臣聞言齊聲謝恩,然後呼啦啦地站了起來。

“皇上有旨,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立在正統帝側前方的宋大山先向正統帝一躬身,隨後轉向殿內的文物重臣,尖著嗓子高聲說道。

王振立在宋大山的身側,躬身而站,從代正統帝宣旨一事上可以看出,宋大山比他更得正統帝的寵信,只不過宋大山低調慣了,這才使得王振從內廷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司禮監的主事者。

“吏部有本啟奏。”宋大山的話音落後,一名文官閃出了佇列,來到殿前躬著身子,高聲向正統帝稟告道,“晉豫巡撫于謙任職地方十餘年,安撫百姓,治理地方,殫精竭慮,今禮部左侍郎空缺,吏部以為于謙應補其缺。”

按照定製,京城各大部院衙門依次向正統帝稟報本衙門的事務,吏部身為各大部院衙門之首自然率先稟報。

“于謙?”李雲天聞言微微怔了一下,隨後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看來楊士奇臨走前下了一招妙棋,把于謙調回了京城。

自從宣德五年于謙被宣德帝派去巡撫山西、河南,轉眼間已經十餘年,于謙平反兩地冤獄,鼓勵農耕,善待百姓,在百姓們有著頗高的威望,是大明風頭正勁的地方官之一,故而這次理應得到提拔。

毫無疑問,楊士奇的門人中除了李雲天外,排名第二的就是于謙,于謙正直公正,為官清廉,再加上治理地方的才幹卓越,是楊士奇門人中的佼佼者。

很顯然,楊士奇想要讓于謙在禮部歷練幾年後進入內閣,以此來充實內閣的實力。

由於楊士奇、楊榮和楊溥自從宣德年開始就主掌內閣,這樣一來就壓制了內閣後繼力量的成長,等三人意識到的時候為時已晚,像馬愉等人雖然是士大夫中的佼佼者但資歷威望不足難以服眾。

縱觀大明夠資格進入內閣的文官中,于謙是最為合適的人選,是眾多地方官中的佼佼者,有著豐富的理政經驗,足以應對內閣的事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于謙除了擔任過都察院的監察御史外並沒有在京城各大部院衙門中任職,這成為了他的最大缺點,故而在禮部左侍郎致仕後被提名為了左侍郎的人選。

楊士奇雖然離開了京城,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內閣不管不顧,內閣的劣勢他非常清楚,所以在致仕之前就已經跟六部的那些重臣們達成了協議,把于謙調來京城,否則的話也不會就這麼不管不顧地離開內閣。

此時此刻,李雲天並不知道,于謙比歷史上提前了五年前來京城任職,其職務也從兵部右侍郎改為了禮部右侍郎。

對於吏部的這個提議,立在宋大山身後的王振微微怔了一下,隨後眉頭皺了起來,他並沒有在內閣給司禮監的奏章中看見有關提拔于謙為禮部左侍郎的奏本,這意味著內閣和六部這次聯合起來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說實話,王振並不喜歡不識時務的于謙,在他看來於謙擔任巡撫多年早就撈得盆滿缽滿,可於謙數次進京從沒有給他送過禮物,這使得他非常不滿。

王振雖然記不起來那些地方大員中誰給他送過禮,但那些沒送禮的人他記得清清楚楚,其中領頭的就屬於謙。

不過,由於于謙有楊士奇這個內閣首輔護著,再加上張氏太皇太后坐鎮京城,以及司禮監在金英和王瑾等人的掌控中,故而王振很難找于謙的麻煩。

可自從張氏太皇太后病逝後,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楊士奇因為楊稷的事情淡出政壇到最後退出,這使得王振可以騰出手來敲打于謙。

雖然于謙是李雲天的同科,但王振並不擔心李雲天會因為此事而找他的麻煩,因為李雲天和于謙實際上沒有多少交集,兩人除了是同科外私交併不多。

尤為重要的是,李雲天現在是講武堂一系的領袖,而於謙是文官集團的,屬於兩個不同的陣營,就算于謙遇到什麼事情也輪不上李雲天出手,自然會有文官集團的人出面擺平。

當然了,王振肯定也不會對於謙下死手,再怎麼說于謙也是李雲天的同科,真的要置於謙與死地的話李雲天肯定不會坐視。

換句話說,王振只要把握住敲打于謙的方寸,那麼李雲天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