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王國對歐洲諸國是一個巨大的制約,英格蘭王國想要越過英吉利海峽進入歐洲大陸,勢必與歐洲諸國尤其是法蘭西王國爆發利益衝突,雙方之間的恩怨糾葛可謂由來已久。
值得一提的是,英格蘭在百年戰爭戰敗後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勢”政策,轉往海外發展,繼而成為全球最大的帝國。
所謂“大陸均勢”政策,指的是英格蘭王國依靠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使歐洲大陸的列強彼此牽制和相互爭奪,防止一國稱霸歐洲,以維護英格蘭的海外利益,保持海上霸權。
李雲天之所以對歐洲諸國如此重視,是因為英法百年戰爭後歐洲將開啟大航海時代以及進入文藝復興時期,無論是航海技術還是人文、自然科學都取得了重大的進步。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作地理大發現,指在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世界各地,尤其是歐洲發起的廣泛跨洋活動與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
這些遠洋活動促進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間的溝通,並隨之形成了眾多新的貿易路線。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開始抬頭。
歐洲在這個時期快速發展並奠定了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
新航路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的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也是複雜而矛盾的。
而開闢新航路和隨之而來的殖民掠奪,對世界各國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使得亞洲、非洲和美洲許多國家,從此逐漸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為西方殖民者掠奪的物件,對亞、非、美洲進行殘酷的殖民掠奪,給這些地區的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
不過,新航路開闢以後世界連成一體,有利於經濟和文化交流,促使一些地區如美洲在吸收外來文化基礎上形成獨具一格的文化圈,促進世界文明的匯合。
新航路的開闢和殖民掠奪,對西歐也有重大影響,引起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歸根結底促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的興起。
從此,西歐諸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開速超越亞洲、非洲和美洲許多國家。
而說到大航海時代,就不得不提及“黑三角貿易”,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奴隸貿易。
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歐洲的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透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菸草和稻米等返航。
在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航線大致構成三角形狀,由於被販運的是黑色人種,故又稱“黑三角貿易”,歷時達四百年之久。
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政府的預設,歐洲殖民者對利潤的瘋狂追逐,加上非洲人民由於原始的社會結構造成的愚昧,是“黑三角貿易”順利進行的主要歷史原因。
由加那利寒流、幾內亞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所組成的三角形形狀的環流,為“黑三角貿易”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航運條件,使得奴隸販子在出程、中程、歸程中一直順風順水,奴隸貿易的速度因此加快。
美洲合適的氣候條件以及較為豐富的金銀礦產資源,使種植園和採礦業發展很快,產生了鉅額利潤,是整個黑三角貿易進行的主要動力,亦在客觀上為“黑三角貿易”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條件。
所以,“黑三角貿易”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下、在有利的地理條件下,以鉅額利潤為動力,進而順利進行了數百年。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般指十四世紀中葉至十六世紀末葉西歐發生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時期。
十四世紀時,隨著工場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關係已在歐洲封建制度內部逐漸形成,再加上封建割據已引起普遍不滿,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歐洲各國表現了要求民族統一的強烈願望,從而在文化藝術上也開始出現了反映新興資本主義勢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時期。
新興資產階級認為中世紀文化是一種倒退,而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則是光明發達的典範,他們力圖復興古典文化——而所謂的“復興”其實是一次對知識和精神的空前解放與創造,表面上是要恢復古羅馬的進步思想,實際上是新興資產階級在精神上的創新。
當時的義大利處於城邦林立的狀態,各城市都是一個獨立或半獨立的國家,即城邦,十四世紀後各城市逐漸從共和制走向獨裁。
這一時期,隨著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