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部分

德帝后不是大明的真命天子?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不久後,錦衣衛北鎮撫司副千戶李滿山大步走進了殿內,先是向宣德帝下跪行禮,隨後躬身立在殿前。

由於是第一次進入太和殿,李滿山不由得顯得有些緊張,此次他跟隨侯泰去樂安,名為護送實際上是前去窺探漢王的虛實。

與心有顧忌的侯泰不同,在宣德帝的問詢下,李滿山沒有絲毫隱瞞,一五一十地將沿途所言所聞和漢王的言行舉止高聲向宣德帝表明。

自漢王在樂安舉兵反叛後,北直隸與山東交界的河間府就受到了嚴重影響,駐軍已經分裂成了忠於宣德帝和忠於漢王的兩個陣營。

忠於宣德帝的軍隊以景州城為基地,忠於漢王的軍隊則以景州東北方向的滄州為大本營,雙方已經成形了對峙之勢,使得河間府的局勢驟然緊張了起來。

景州的駐軍此時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它不僅要與滄州叛軍對峙,而且還要應對來自一河之隔的德州叛軍的威脅。

德州屬於山東濟南府,濟南府與河間府之間隔著一條衛河,德州的治所德州城在衛河南岸,景州城在衛河北岸,雙方相距只有一百餘里。

由於德州城地理位置優越,故而歷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二十多年前的靖難之役德州城就是燕軍和南軍爭奪的重點,雙方多次圍繞德州爆發大規模的戰事,德州城也因此數度易主。

永樂帝登基後,歷經戰火的德州城進行了一次大修,城高牆厚,易守難攻,毫無疑問將成為漢王向宣德帝發難的橋頭堡,也是漢王對抗朝廷平叛大軍的重要

相對於局勢緊張的河間府,濟南府的情形則可謂劍拔弩張,因為樂安州就隸屬於濟南府,位於濟南府的東北部,是漢王叛亂的大本營。

濟南城作為山東布政使司、山東按察使司和山東都司的所在地,順理成章地肩負起了領導山東地界終於宣德帝州府對抗漢王的責任。

進入濟南府地界後,侯泰和李滿山一行人沿途見到了諸多拖兒帶女逃難的百姓,紛紛逃向北直隸躲避戰火。

踏進了漢王控制的區域,則到處都是徵兵的隊伍,甚至劫掠臨近由山東布政使司控制的州縣。

很顯然,漢王知道兵力是他最大的劣勢,故而大肆在民間徵募兵員和軍馬。

當侯泰和李滿山到達樂安城時,樂安城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兵營,從各地趕來的支援漢王的軍隊遍佈在樂安城的街道上。

根據李滿山目測,樂安城聚集的兵力規模在十萬以上,而且都裝備了武器和甲冑,像是從各地衛所趕來的部隊,士氣高漲,都想像當年的靖難勳貴一樣,追隨漢王加官進爵,光宗耀祖。

漢王在王府里布下了身穿重鎧的重兵,擺出了一副殺氣騰騰的模樣,嚇得侯泰面色蒼白。

見到漢王時侯泰和李滿山不由得大吃了一驚,面對宣德帝派來的使者漢王竟然面南背北而坐,這已經不僅僅是僭越那麼簡單,完全就是大逆不道。

面對侯泰,漢王態度萬分傲慢,明確表達了對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的不滿。

他認為自己在靖難時立有不世大功,是永樂帝登基的最大功臣,可永樂帝卻聽信了讒言,將他遷來了樂安。

至於仁宗皇帝,表面上待他禮遇有加,實際上是用金錢和小恩小惠打發他,並沒有平反他的冤屈,讓他繼續屈居在小小的樂安,絲毫沒有兄弟間的情誼。

不僅如此,漢王還講了他此次舉兵的緣由,指出朝中奸臣當道,將矛頭直指五朝元老夏元吉,表示他身為洪武皇帝的子孫自然不能任由那些奸臣禍害了大明江山。

為了顯示自己兵強馬壯,漢王指著王府裡列隊嚴整、頂盔貫甲的軍士,一臉狂傲地問侯泰他的這支軍隊是否足以橫掃天下,使得侯泰面無血色,不敢作答。

漢王看出了侯泰的畏懼,於是讓侯泰回去告訴宣德帝,只有宣德帝把朝中的那些奸臣抓來送與他,他這才與宣德帝商議如何解決此次舉兵之事,否則只有刀兵相見。

在這個地方,史書上用了“歸報爾主”和“徐議我所欲”來表示漢王的狂妄,彰顯他的驕橫跋扈。

太和殿上的眾臣對此是一片譁然,誰也沒有想到漢王明目張膽地向宣德帝進行挑釁,簡直狂妄之極,更沒想到漢王有如此大的號召力,竟然使得不少衛所計程車兵前去投靠。

“稟皇上,漢王派來了使者,現在在承天門外候旨!”就當太和殿上的文武百官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名侍衛官走進殿內高聲稟告。

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