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的多年積蓄蕩然無存,德國的失業人數達到了勸萬人,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罷工浪潮此起彼伏,整個社會陷入一片動盪之中。
法國人雖然佔領了魯爾,卻並沒有從中得到一點好處。由於德國人的激烈反抗,法國從魯爾進口和煤和焦炭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大大的減少了,法國的鋼產量因此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五,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加上在佔領期間法國又為此支付了差不多心乙法郎的軍費,大大加重了法國政府的財政負擔,法郎因而貶值了百分之二十五,使得執行軍事冒險政策的法國普恩加萊政府在朝野上下的一片怒罵聲中倒臺。
由於擔心“魯爾危機”會導致德國經濟最終陷於崩潰,進而發生革命,變成下一個俄國,英國和美國分別向德國和法國施加壓力,結束這場對雙方誰也沒有好處的危機。英國為此甚至聲稱如果法國不從魯爾撤兵,英國將在德國賠款問題上不再支援法國。美國這一次也表示出了和英國人一樣的立場。
在英國和美國的強大壓力之下,法國不得不表示同意從魯爾地區撤兵,德國也結束了“消極抵抗”
法國在魯爾的軍事冒險是法國謀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對奪取歐洲霸權的又一次嘗試,結果法國不但沒有取得任何好處,吃了大虧。反而加劇了同德國的對立。對法國來說,“魯爾危機”所帶來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在“魯爾危機”結束之後,法國因“凡爾賽和約”所獲得的歐洲霸權地位受到了嚴重打擊,這次空前的危機表明法國無力擔當維持“和平”和管轄歐洲“新秩序”的重任,法國在歐洲的國際地位再次跌落。而美國和英國卻從這次危機當中得到了巨大的好處。在隨後幫助德國穩定金融、恢復經濟以使得德國能夠支付賠款的“道威斯計發 ”使大量的美元流入德國,大大加強了美國對歐洲的經濟滲透和對歐洲國際事務的影響力。英國在歐洲的“均勢政策”也因此得以實施。
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總結“魯爾危機”的深遠影響時不無遺憾的指出,“正是由於法國在魯爾的軍事冒險,使德國對法國及其盟國的仇恨進一步加深,從那時起,德意志民族的行動無時無刻不受這種仇恨的驅使,正是這樣的復仇情緒和極端的民族主義,導致了納粹主義在德國的盛行,並最終支配德國走上了用戰爭宣洩仇恨的道路。”
後來成為了納粹德國元首的希特勒的一段話可以用來做這段歷史的最好註腳:“我們如今不能依靠強烈的抗議,而要靠一把巨大的劍,使被我們的敵人所殘酷蹂躪的地區回到德意志帝國的懷抱新的德意志要沿著過去條頓騎士團的道路前進,用德意志的劍為德意志人開疆拓土,獲得生存的空間。”
一些歐洲歷史學家們還指出,如果當年法國對德國採取的政策能的象“關東大地震”後中國對日本所採取的政策那樣“溫柔”和“靈活”也許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會發生了。
繼續悍然求月票”
第五卷:鐵血拒俄復故疆 關東地獄
乃年口月 日。中午,非京,居仁 孫綱看了看房間裡的金色座鐘。重新把目光盯在了那座精美的地動
。
“你確定是今天?”馬月看著孫綱再道。
“就是今天”孫綱點了點頭,“你那邊都通知下去了?”
“都通知下去了,在日本的咱們的人都早早的做了準備,很多人把家屬都撤了回來。”馬月說道,“我是在一個月以前就開始的
“那我就放心了。”孫綱看著地動儀的龍嘴,又看了看自己的手錶。
“咱們這麼幹,日本人不會覺的有什麼不對吧?”馬月想了想,又問道。
“當然不會。”孫綱笑了笑。說道,“事實上,日本的一些地質學家和地震專家今年很早的就提出來了差不多的警告,但由於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一定會發生地震,因為近年日本政局一直不穩,日本政府擔心讓民眾提前準備防震會導致大規模恐慌和社會動盪,所以這些個有關地震的訊息都被當作“別有用心的傳言。而被日本政府和民眾有意無意的忽視了
“那就是說,現在即使有人喊馬上地震了,日本人也不會相信。”馬月吃驚地瞪大了眼睛,“原來是這樣。”
“日本人總習慣於“報喜不報憂”這一次就算是老天給他們的教了。”孫綱平靜地說道。
“真要地震了,你打算怎麼做?”馬月從孫綱的眼光裡明白了他在想什麼,象是要證明自己心裡的想法,她接著問道,“是見死不救還是以人道主義為重?”
“當然不能見死不救,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