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劣後果,現在已經表現出來了,只是沙皇本人還沒有意識到。
“這一次,我們是消滅他們的海軍的,中國將很快成為沒有海軍的國家。”沙皇說著,露出了一個殘酷的微笑,“很快,全世界都會知道,俄羅斯的海軍,將取得無比輝煌的勝利。”
海軍大臣看著信心滿滿沙皇,和維特交換了一下眼色,沒有說什麼。
沙皇的目光:在已經落在了桌子上的一艘軍艦模型上。
是俄國海軍最新入役的“博羅季諾”級戰列艦。
發於1812年的博羅季諾戰役是俄羅斯在反抗拿破崙入侵的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因此沙皇這一次特意用這場偉大的戰役的名字來給俄羅斯帝國海軍最新一級的戰列艦命名,用意可以說是非常深遠的。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的設計源於俄國法國訂購的“太子”號戰列艦,“太子”號戰列艦也是位於法國土倫的拉瑟耶尼造船廠建造的,排水量1305~:,擁有兩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和六座雙聯裝152毫米副炮,因為副炮採用一邊仨兩邊高中間低的佈置,加上整艦又採用法國人變態的“全防護”設計理念,防護效能比較好,所差的就是跑得慢了點——最快也就18節多一點,再就是因為採取了“舷緣內傾”的設計,高速轉向時穩定性較差,但總的說來,該艦的效能在俄國人看來還是相當不錯的,因此在法國人建造“太子”號的時候,俄國人就向法國人索取了全套圖紙,以便在自己的造船廠建造同級艦,這樣,在保留“太子”號的優點的同時,為了適應在遠東的作戰需求,經過對法國人設計方案的修改,“博羅季諾”級戰列艦就這麼被俄國人弄出來了。
由於中國海遠東的的威脅日益嚴重,沙皇下令加快建造五艘“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的速度,到了1905年的6月,五艘戰列艦居然全部提前完工,可以說創造了俄羅斯造船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蹟。
新建成的“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的排水量為1左右(其中“博羅季諾”號的排水量為1,“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號為13552~:,“蘇沃洛夫公爵”號為13950~,“鷹”號為13320~:,“光榮”號為13600~:),艦長1211米,寬232米,吃水24,主炮為兩座雙聯裝305毫米倍徑炮,副炮為六座雙聯裝152毫米倍徑炮,另有20門75毫米速射炮和20門毫米速射炮,以具3811毫米魚雷發射管,該級艦的主裝甲厚194毫米,舷側裝甲厚152毫米,炮塔裝甲厚254毫米,司令塔裝甲厚203毫米。該級艦動力為20貝爾維爾鍋爐,兩臺四缸式三脹蒸汽機,輸出功率15800匹馬力,平均航速17節。
對比中國新建造的四艘“龍~”級戰列艦,“博羅季諾”級戰列艦似乎要遜色許多,但沙皇本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在他看來,中國人造的這些個因為擁有六座主炮塔而顯得“頭重腳輕”(事實根本不是這樣)的“多炮塔怪物”,是沒辦法和自己的這五艘新式戰列艦相比的。
沙皇其實非常期待著能看到世界海軍“泰斗”馬漢說的中國戰列艦用一次齊射讓自己“散架”的場面。
而自己的“博羅季諾”級戰列艦,是怎麼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海軍大臣阿維蘭和財政大臣維特現在都知道,沙皇現在就象是一個剛剛得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迫不及待的想和別的孩子手裡的同類玩具進行比試。
就象剛剛陸軍大臣提到的那些安裝了火炮的飛艇。
而這些“新玩具”的具體效能,對他們來說,其實都是未知數,是需要在戰場上進行檢驗的。
(七百零五)又想到了新辦法
操縱這些“新玩具”的人,並不是玩具。
“中國人對符拉迪沃斯託克要塞的進攻還在繼續,”沙皇繼續說道,“我們是不是現在就應該採取行動呢?”
“我們的新式戰列艦剛剛下水,時間不長,馬卡洛夫將軍部下的水兵們需要熟悉並真正掌握這些戰艦,才能讓他們在戰鬥中真正發揮作用,”海軍大臣阿維蘭說道,“我覺得,第二太平洋艦隊進行的畢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海上遠征,讓馬卡洛夫將軍準備好之後再出擊,勝利才有把握。”
沙皇看了看阿維蘭,問道:“可中國人會給我們這麼長的時間嗎?”
“符拉迪沃斯託克要塞是我們在東方建造的最堅固的堡壘,由最忠誠的俄羅斯帝**隊守衛著,那是一座東方的君士坦丁堡,中國人想要攻打這座堡壘,只能是白費力氣。”薩哈羅夫說道,“現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