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劉步蟾。就是公認的“閩黨”領袖。丁汝昌就任北洋水師提督時劉步蟾就經常想取而代之。李鴻章和後來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在任上都不約而同的增加在北洋水師中“非閩系”海軍軍官的比例。並提升這些軍官的職務。象中國海軍兩艘最重要的戰列艦“龍揚”號和“龍鄉”號的艦長都是由“非閩系”的軍官薩鎮冰和王德軍擔任。就很能說明問題
後來清廷讓劉步蟾出任福建水師提督。也是有“明升暗降”和“保持均衡”的意思在裡面。
孫綱後來將北洋船政學堂和天津水師學堂合併擴建成“北洋海軍學院”。和遠在福建的“福建海軍學院”遙相呼應。其實也是想給中國海軍多增加“非閩系”軍官的成分。並打破的域在四支艦隊當中“流動”。就是為了避免將來可能出現這一類麻煩。
中國的國防軍事力量。必須是一個統一的聯合的整體。中國軍隊是為保衛國家而存在某一集團控制的牟利工具!
中國的軍閥混戰史。絕不能在自己手中重演!
在軍務部的詳細規劃下。保定軍校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全部參照德國的軍事教育。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制訂而成。其學制章程均參照德國軍事學院制定。教官也都是以在德國軍事學院畢業的學生居多。在孫綱的安排下。由黃興擔任保定軍校的第一任正式校長。
保定軍校的教官和科隊長也多聘留德學生及德國和中國陸軍現役軍官擔任。學員按兵科編隊。分別進行教育訓練。隊長為少校級。擔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