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歐洲古怪的政治生態大感好奇。
同時對於能擊敗排名世界第二的列強,還能打下法國國都的普魯士,有了那麼一丁點了解。
越是清楚兩國在開戰前的實力對比,就讓讀者越發對普魯士這個新興歐洲國家好奇,妥妥的吊絲逆襲高帥富的典範啊。
普法戰爭前夕,實行普遍徵兵制的普魯士軍隊是西歐兵力最強大的軍隊。北德意志聯邦軍隊(包括德國南部諸邦軍隊)的兵力戰時可達100萬以上(其中作戰軍隊69萬餘人)。幾乎是法國兵力的2倍以上。戰時,各軍統一編為若干個集團軍。德軍炮兵裝備有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鋼管線膛炮,其有效射程為3。5公里。
早在1868至1869年之交的冬季,普軍參謀總長老毛奇將軍就已擬定戰爭計劃,老毛奇預料法軍會首先發起進攻,而且進攻方向一定選擇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尤其在斯特拉斯堡(附近渡萊茵河,因為這裡是法國東南的一個突出部,直接面對萊茵河東岸德意志土地,根據法國鐵路的情況,毛奇輕易就可以計算出,斯特拉斯堡鐵路沒有能力集結全部法軍主力,有一多半法軍(15萬)應該在斯特拉斯堡以西靠北一點,法國腹地的梅斯下車集結。
這樣,法軍梅斯集團和斯特拉斯堡集團勢必被孚日山脈分開。毛奇把他的三個集團軍集中在梅斯和斯特拉斯堡當面的萊茵河背後,並不主動進攻,因為他要孚日山脈隔開法軍,不想讓山脈分隔自己的進攻部隊。
而一旦判明法軍進攻方向和兵力,普軍可以集中兵力擊敗分開的法軍,然後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發動堅決的進攻,在總決戰中殲滅敵人主力,並佔領巴黎。
該計劃還規定,一旦奧匈帝國站在法國一方參戰,普軍將對其採取軍事行動。法軍總兵力戰時不超過57萬人,其中作戰軍隊僅33至34萬人。
法軍當時實行常備兵制度,部隊久經戰陣,各級指揮員經驗豐富,打遍了歐、亞、非和美洲。但法軍體制平時不設軍、師兩級編制(近衛軍除外),臨戰時方倉卒編組,故不能保障部(分)隊應有的協調,這是法國軍事首腦機關一個重大失誤。
法國事先沒有制定周密的戰爭計劃,而倉卒制定的計劃存在著很多錯誤。
這樣的兵力對比不要說看報紙的兩廣官民大吃一驚,就是當初剛得到戰報時,上至總督吳可下至編輯部編輯都被這個情報所震驚。
尼瑪的,有誰能告訴他們,軍力如此之強的普魯士是從哪冒出來的?
就連吳可都不清楚,德意志的前身普魯士,竟然在這時候就如此牛氣,軍力之強放眼歐洲除了北極熊外,陸軍當屬普魯士為第一。
兩廣官兵驚詫萬分,不知道歐洲怎麼又冒出個普魯士這樣的列強?
不過不管怎麼說,普魯士能將法國人揍成豬頭生活不能自理,這便是極讓兩廣官民喜聞樂見之事。
再看報紙上介紹普法戰爭詳略,有識之士都看出來了,歐洲又一頂級列強出現,法國人的紙老虎表象顯露無遺。
1870年7月19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但在此之前的數天法國已經開始動員,很多熱衷的法國人支援這場戰爭,而包含極高比例之職業軍人與經驗豐富之退役軍人的法軍一致被認為無人能敵。
但由於法軍介入太多的殖民戰爭,使他忽略對付這個歐陸大敵時,應該在動員前先行計劃,到7月底才集結於邊境8個軍約22萬人,由拿破崙三世任總司令,勒布夫為總參謀長。
拿破崙三世將自己的軍隊作了3線部署:第1線為主力萊茵軍團,轄3個軍,配置在法德邊境的提翁維爾和比奇之間,開始由法皇親自指揮,後由巴贊元帥指揮;第2線為2個軍,配置在斯特拉斯堡和麥茨,由麥克馬洪元帥指揮;第3線為預備隊2個軍,配置在南錫和夏龍。
這本來是一個先發制人的進攻部署,計劃集中兵力迅速越過國界,向法蘭克福突進,切斷南北德意志的聯絡,迫使南德意志各邦保持中立,全力擊敗普魯士。
但與此同時,普軍由威廉一世為總司令,毛奇為總參謀長。計劃集中優勢兵力,進攻阿爾薩斯和洛林,力圖將法軍主力殲滅於普法邊境或將其趕到法國北方,繼而進攻巴黎。
“這才叫做強硬!”
有看到報紙內容的百姓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對普魯士這個新冒出歐洲強國表示欽佩,道:“敢於正面應敵,並且還喊出禦敵於過門之外的口號,後霸氣……”
第709章驚訝
“這個吳夢臣,還真有些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