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的結果李鴻章自然很是失望,當然他沒有表現出來很是感激張樹聲的慷慨,同時退而求其次希望張樹聲幫忙招攬一批民團丁壯。
張樹聲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這對他而言只是小事而已。
接下來李鴻章又馬不停蹄拜訪了安徽清軍中的另外幾位出名角色,比如劉銘傳和周氏兄弟等,都是安徽清軍中三品以上高階將官,手握兵權的一方大佬。
可惜的是沒人願意放下大好前程跟著李鴻章混,油耗些的跟張樹聲一樣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耐煩的直接拒絕了李鴻章的要求不說,還表現出不願繼續交往的冷硬態度,著實讓李鴻章好好憋悶了一回。
不過他也是機靈角色,連連吃憋之後立即明白自己的策略出了問題,不該把目光放在這些成名的軍中大將身上,而是應該找那些‘在野’的能力加盟才是正理……
第568章驚聞
招攬淮系將官方面連連碰壁並沒有打擊大李鴻章的信心,他依舊按照計劃慢慢開啟局面。
張樹聲等人雖然不可能下投李鴻章,但還是幫了李某人一些忙的,比如跟淮北地方鄉紳打招呼,幫李某人招募到足夠數量的團練青壯。
怎麼說張樹聲等人的例子擺在那兒,淮北各地還是有很多鄉紳和地方勢力首領羨慕嚮往的。
可惜安徽清軍已經過了迅速擴張膨脹那段時間,再想加入就得從底層小頭目一步步往上爬,這對於那些威風慣了的鄉紳地主豪強們實在接受不能。
如今有機會跟著廬州的李二少拼一把,加上李二少身後的湘軍名頭也甚為響亮,還真別說願意投靠的人不在少數,短短時間內便招募了不下五千團丁壯勇。
就是安徽巡撫翁同書也跟給面子,見李鴻章孤身一人過來招募人手,很熱情的提供了一座軍營以及相應的後勤物資,順便也往裡頭塞了一些人手進去。
李鴻章自然不會滿足這樣的結果,招募武將方面沒什麼成果,他便把目光放在招攬幕僚和得力文臣之上。
在湘軍的經歷給他的影響不小,特別是湘軍那套以文帶武的掌兵方式,很是符合作為讀書人的李某人的胃口。
於是他沒繼續在一干淮系將官身上浪費時間,先去找他的學生劉秉璋。
劉秉璋是廬江縣人。咸豐十年(1860)中進士,在翰林院任編修。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廬州受到太平軍的洗劫和攻略。
他覺得這是家鄉的奇恥大辱,於是棄文從戎回到家鄉辦團練,以對付他切齒痛恨的太平軍。
之前安徽清軍擴軍之時,這廝因為瞧不起吳可等的泥腿子出身,對於安徽清軍根本就不顧一屑,結果到現在還在團練圈子裡晃盪,不上不下的處境十分尷尬。
結果這次李鴻章一來,自然是一拍即合狼狽為奸……
兩人的私交真不是開玩笑的,劉秉璋在未中進士前,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曾對劉秉璋的父親說:“你的伢子以後就跟我家老二學吧。”李文安說這話時,李鴻章已經考中進士了,因此後來就有人說李鴻章是劉秉璋的老師。
因為有了這層關係,劉秉璋很快就將自己的鄉勇拉到老師李鴻章的麾下,並表示願意跟著老師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而劉秉璋投奔了老師李鴻章後,為其積極奔走又拉來幾支與他情形相似的幾支淮系團練武裝,幾位首領的能力倒也不算太差,關鍵的是他們都是讀書人出身,與李鴻章有共同語言很快就打成一片。
除了招兵募將,李鴻章還特別留意在家鄉物色幕僚。後來跟他一輩子的安徽東至人周馥,就是這時候發現的。
周馥家窮,但一筆字寫得規矩雋永。李鴻章一直認為字如其人,能寫得如此好字,為人處世當不致沒有章法。同時後來成為李鴻章兒女親家的蒯德模、蒯德標都是在這個時候加入李鴻章幕府的重要謀臣。
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李鴻章兄弟在肥東、肥西等地召集的鄉勇兵力超過了2萬人。從外表看說這些人是鄉親聚會倒是挺合適的,可要說他們是軍隊,那就有點滑稽了。
他們不會佇列,甚至不會排隊,高矮長短參差不齊;衣著也五顏六色,破爛不整,談不上統一。唯一的共同特徵,就是大夥兒頭上都扎著一條毛巾,但毛巾的顏色也不一樣。
可李鴻章知道,這幫弟兄不中看,但打起仗來說不定挺中用。他對這些弟兄們的性情瞭如指掌:講究面子講究感情,只要有交情,個個願意把頭提在手裡跟你幹!
有了這個規模的人數,李鴻章就帶著這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