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統治,認為大清不該插手藩屬國內政有失‘天朝大國’體面。
去尼瑪的大國體面!
為了這破事,吳可甚至在兩江以及河南等地戰火不休的時候,在總督衛隊以及兩廣水師內河艦隊護衛下,氣勢兇兇殺奔京城而去,在朝堂上不顧形象衝著那幫老夫子破口大罵。
他此行可是準備極為充分,在朝堂上罵得那幫頑固守舊大臣顏面無光大叫‘豎子無禮’的時候,不慌不忙掏出準備好的一跌檔案資料,然後在一干守舊大臣噴火的目光中緩緩唸叨檔案上的內容。
檔案裡頭也沒說什麼,只是將兩廣清軍坐鎮諒山之後,從安南北部地區獲得的好處一一列明,儲量巨大的煤鐵礦藏,安南特產稻米以及各種特產水果,廣西省因為安南北部而爆漲的財政收入,以及廣西百姓安樂富足的大好局面。
這些內容不說驚世駭俗,也足夠讓一干思想僵化的頑固守舊大臣驚得目瞪口呆,半晌也放不出一個響屁來。
之後便是吳可發動凌厲反擊,指責那幫挑事守舊大臣包藏禍心,朝廷好不容易將安南北部收入囊中,並於短時間內見到極大好處,單單諒山地區充沛的煤鐵礦藏,對於眼下財政捉襟見肘的朝廷而言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這麼一大塊非肉某些人說不要就能不要,也不體諒體諒眼下朝廷的困難居心何在。另有兩廣清軍大部都靠這一財源領餉吃飯,要是突然把這一財源給斷了,難道由朝廷來填充這個大口子麼?
此話一出,不要說那些除了搗亂沒啥本事的頑固守久大臣,就連高坐垂簾之後的兩宮太后都變了臉色。朝廷財政有多糟糕一干朝堂大臣哪能不知,要是由朝廷負擔兩廣十來萬清軍的糧餉,想都別想這樣的好事。
當然,那些士大夫出身的頑固朝臣,怎麼肯呢感被區區一武夫的言論嚇住,剛剛從之前的言辭打擊中回過神來,便迫不及待展開反擊。
這些守舊大臣來來回回就用‘於禮不合’來攻擊,總之就是一句話,吳可的兩廣總督衙門不該如此行事,有礙‘天朝上國’威儀云云。
吳可可不吃這一套,拿出一副兵痞子架勢,在朝堂上頻暴粗口舌戰群儒,對守舊大臣們口中的‘有失國體’不以為然,以巨大的財政負擔以及廣西省政局穩定為由咬死不鬆口。
面對吳可如此無賴招數那幫守舊大臣也沒轍,財政始終是朝廷眼下頭疼之事,他們可沒膽子將這樣的重負承擔下來。就連兩宮太后也不支援守舊大臣,尼瑪說起來簡單可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吳可能夠利用手頭現有資源,不花費朝廷多少精力便能解決很大一部分軍費開支,這樣的本事在朝堂之上不說獨領風騷,可也極為難得。
儘管放縱下去有財權下放之虞,可以眼下朝廷糟糕的財政狀況,就算明知道此乃得不償失之事也得捏著鼻子認了,起碼吳可表現出對朝廷足夠的尊重,比起曾國藩來可要強上太多。
那幫守舊大臣眼見再糾纏下去不是個事,乾脆祭起最後手段,指責吳可在安南北部修建鐵路,擺弄奇技淫巧之術不為人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請求兩宮太后處罰吳可這等荒唐之徒。
吳可也不是好欺負的,直接以那是安南國境為由反駁,而且鐵路運力之強擺在那兒,要不是有鐵路的話安南北部的煤鐵資源又如何快速運抵廣西?
再一個,安南自古便是中華領土,高宗乾隆帝時期朝廷可是對安南用過兵,此時正是收復中華故土大揚國威之時,不知守舊大臣一力阻攔是何居心?
第653章如火如荼
總之,那一場朝堂上的辯論,最後以吳可勝利告終。
切切實實的巨大好處擺在那裡,朝廷要不答應就得填補巨大的資金缺口,還得面對廣西有可能的再次動亂。
這可不是在開玩笑,廣西之前經歷了近十年之久的戰亂,早已經民疲財乏記需穩定環境休養生息。好不容易在新任兩廣總督的治理下,廣西戰亂很快平息並且過了一年多時間的安生日子。
最重要的是,透過開闢鎮南關與安南的商路,使得大量廣西百姓從中受益生活得到改善迅速富足起來,廣西官員和士紳更是賺了大筆金銀。
剛剛嚐到甜頭正是食髓知味的當口,朝廷要是突然斷絕了這條財源,想想就能明白廣西官民的反應。說可能引起騷亂有些誇大其辭,但是一定的動盪卻是免不了的,而廣西剛剛才有起色的經濟將遭受重創。
還好朝廷沒這麼腦殘,並沒有強令兩廣清軍從諒山撤回,也沒有要阻止廣西與安南大搞商業往來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