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已成為波斯和阿拉伯商船來往於廣州、泉州、揚州等通商口岸的避風港和中轉站。
漢晉以前,中國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是從徐聞、合浦等地始發,經由北部灣或瓊崖島西岸、越南東岸通往東南亞。但經過南朝幾百年變遷,廣州日漸繁華,逐漸取代徐聞、合浦,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新的始發港。
同時,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指南針等工具被普遍應用,從而使漫長的近海通航路線遠不如由瓊崖島東部沿岸中轉,再經西沙、南沙群島通往東南亞這條路線簡便。隋唐以後,海南東部沿岸逐漸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新的中轉站。
廣州在唐代初年一躍變為南方沿海的中心港口城市和國內最大的對外貿易港,瓊崖島因為它的優越地理位置,成為自廣州港出發駛往東南亞和阿拉伯航線的必經之地,因而對外經濟聯絡和交往範圍廣大。
到了明清時期,瓊崖的海上貿易更加發達。
許多外國商船因為海禁的原因無法在內地登岸貿易,便選擇在瓊崖島登陸。比如洪武七年“有番舶人貢,謊稱遭風壞舟,漂至瓊崖”,而實質上乃是外商借口在瓊崖進行商品貿易。
這些外國商船沒有在內地登陸貿易,而漂浮在瓊崖附近海域,實際上是想伺機在瓊崖登陸進行海上貿易。這些外國商船在海禁時期漂至瓊崖,成為海禁時期瓊崖海上貿易的重要部分。
而瓊崖作為東南亞國家人貢的中轉站,常負起輔護番舶的責任。
明代因海禁和海寇活動頻繁,雖然沒有在瓊崖設立市舶機構,但規定只有外國朝貢船隻才能進入國境,並特許瓊崖各地海船以廣州作為入國境的貢道,因而瓊崖各處也被特許為外國貢船的寄港地,朝廷還派出了專門官員來管理相關事務。
此後瓊崖島上各個港口的興起和繁榮,也直接反映了它在對外貿易方面的發展和變化。在明代時海口的白沙津(神應港)地位已相當重要,成為當時中外海舶薈萃的大港口。
由於明代瓊崖指定為經由廣州朝貢的貢道必經之地,因而停泊外國貢船的寄居港灣很多。僅據萬曆年間崖州之望樓港有“蕃國貢船泊於此”,畢潭港有“占城貢船泊於此”,陵水縣的桐棲港也有“番船泊於此”。
而到了清代,瓊崖人甚至開闢了到東南亞的航線。
吳可著實沒想到,毫不起眼的瓊崖島商業發展竟是如此繁茂,要不是他特別關注的話,只怕手下信服還不會花大力氣收集這些重要資料。
一旦涉及到對外貿易,只要規劃得當管理方面不出現問題,又能頂住洋人的強大壓力的話,其實瓊崖想要發展起來真的太過簡單。
而兩廣總督吳可和手下鄉勇隊將士,確實不怎麼畏懼洋人的堅船利炮和蠻橫態度,起碼在鄉勇隊控制區域內正是如此。
不過想要徹底開發瓊崖也不那麼容易,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查,透過官方和民間兩方面渠道,他也知道瓊崖的局勢並不那麼美妙。
瓊崖道那幫官員就是庸碌無能之輩的代名詞,可能覺得在瓊崖當官就是被朝廷發配了吧,加上瓊崖距離京城實在太過遙遠,導致瓊崖道地方官員個個都是土皇帝,各種蠻橫霸道不講理欺男霸女可以用無惡不做來形容。
有這樣的地方官府,想指望當地的官民關係融洽就叫見鬼。
而且此時瓊崖的佔主要人口數量的是當地的黎族土人,一個個桀驁不遜難搞的很,官府壓迫得越厲害他們的反抗便越激烈,連帶著對漢人移民也沒啥好臉色。
也正是因為黎族土人的阻饒,兩廣總督衙門派去勘測瓊崖地形礦產的專業人士遲遲沒有進展的主要原因,任誰在一個隨時可能喪命的惡劣環境下工作,那效率也好不到哪去,就算有當地官府的支援也不成!
“哈哈,派人去通知伍總商,舊說我有要事相商,要他儘快趕過來!”
當然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卻是光明的,儘管瓊崖那有一堆糟心事等著他解決,但也掩蓋不了吳可此時的興奮心情,急忙吩咐身邊長隨給十三行總商伍紹榮傳話……
第589章採購
“督臺大人,不知急喚伍某有何要事?”
接到總督衙門來人傳信,廣東十三行總商伍紹榮不敢怠慢,放下手頭正在忙活的事情急匆匆趕到總督衙門。
“伍總商先看看這個!”
吳可二話沒說遞來一份檔案,臉上的振奮讓伍紹榮心中升起萬分好奇。
“這,這是真的麼?”
伍紹榮匆匆掃了眼手中檔案,驀然睜大眼睛臉上滿是興奮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