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這麼大一帝國,結果卻滅亡在英國人手上,現在整個天竺也就是洋人口中的印度已經成了英國人的後花園!”
此言一出頓時滿堂皆驚,尤其是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的咸豐帝,更是猛然從龍椅上站起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朝臣們一個個噤若寒蟬連屁都不敢放一個,低眉垂目做木樁狀,努力的淡化自身存在感希望別觸到咸豐帝的黴頭上。
吳可的解說生生刺激到了咸豐帝,洋人之前的要求雖然過分讓他十分不滿,但也沒怎麼放在心上。大臣們都知道的事兒難道他就是個睜眼瞎麼,一群見利忘義的化外之民而已,對龐大的大清而言根本算不得什麼。
可是現在,他知道了洋人在天竺乾的事兒,一下子汗毛倒豎緊張起來。
尼瑪,天竺這麼一個只比大清稍差(其實察覺很大)的國家,就這麼被洋人給滅了還成了人家的後花園,那洋人們對大清是不是也是同樣態度呢?
一想起這個,咸豐帝便忍不住有種炸毛的衝動,沒想到那幫可惡的洋人竟然狼子野心膽大妄為到了這等地步!
一旦涉及到自身皇位江山穩定的事兒,就是再沒心沒肺的皇帝都會發飈,更何況咸豐帝登基多年腦子又沒傻,怎麼可能分析不出吳可想要的答應?
沒錯,讓咸豐帝感受到自身皇位不穩,既而讓他對洋人充滿警惕跟防備,在接下來的一連串大戰中不至於被洋人打個措手不及,這就是吳可想要達成的目的。
現在看來效果不錯,感受到了深深威脅的咸豐帝,再也不敢將洋人的威脅當作小麻煩了。吳可自然要抓住機會趁熱打鐵,加深咸豐帝跟一干朝臣對洋人的惡劣印象。
“印度此時已經完全成了洋人的殖民地,也是洋人向遠東地區輸送武力的最近基地,可以說那裡已經完全是洋人的天下,當地百姓過著豬狗不如的奴隸生活,有的甚至還被賣到其它大洲充當免費的農奴礦工,日子過得慘不忍睹!”
噝……
果然,他這這一番驚悚的言論,直接導致朝堂之上吸氣之聲不絕於耳,一干朝臣真是被他的說辭也嚇到了。
由吳可這一番折騰,接下來的朝議再無它論出現,上到咸豐帝下到每一位參與的朝臣,全都支援對洋人主動用武的決定,誰要是再敢談什麼綏靖政策的話,不用別人動手咸豐帝第一個滅了他!
既然決定了要跟洋人好好鬥上一斗,那沿海的防禦佈置便是重中之重。
洋人船堅炮利,加上多年戰亂南方沿海的防禦基本上等於沒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能命令當地清軍各自為戰不能給可能登陸的洋人任何好處可撈。
至於北方這邊的海岸防線,最重要的當屬山東與天津兩地,山東暫時可以排除在外,那兒雖然距離京師不遠,但因為黃河改道的事兒亂得不成樣子,洋人只要腦子沒壞就不會去趟這樣的渾水。
關鍵還是天津海防,這地兒距離京城實在太近。洋人真要是從此登陸的話,用不著幾日時間便能兵臨京師城下,到時朝廷可就萬分被動了。
至於朝廷怎麼在天津港口布防重兵,又是派何人駐守這些都不關吳可屁事,他也沒有插手的興趣。
儘管有朝臣提議調安徽清軍主力過來擔此重任,可以看得出咸豐帝還動了心,可最後也不知出於什麼思量並沒有採納這一建議。
吳可自然樂得輕鬆,不調安徽清軍人馬最好,他可沒心情替朝廷充當與洋人軍隊交火的實驗品,搞不好是要吃大虧的。
他只需向朝廷提供自己知道的有關洋人一切資訊即可……
“諸位大人也用不著太過有憂心,洋人雖然船堅炮但能動用的陸軍人數有限得很,甚至可能還不能過萬!”
“不用懷疑,畢竟洋人本土距離遠東地區實在太過遙遠,就算乘船也需要在還上飄蕩好幾月甚至半年時間。其中開支之大想必諸位大人應該有個大概印象,別看英夷號稱‘日不落帝國’,也支撐不起如此龐大開銷!”
“就算有印度這個大後方可以提供源源不絕的後勤支援,可以此時洋人艦隊規模和運輸能力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也就是說洋人根本就耗不起,就算情況再糟糕只要咱咬牙堅持最先頂不住的還是洋人!”
“當然咱們也不能大意了,安徽清軍火槍隊表現那般搶眼,想必訓練比安徽清軍火槍隊時間更久的洋人軍隊實力只會更強,真要對上了還得多多注意一下!”
“至於咱們向外購買軍火武器的爐子可能斷絕,這完全不是問題,洋人那也不是鐵板一快,各自之間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