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處手執長杆竹筒的火槍隊戰士不甘示弱,隔得老遠差不多有一里左右便開始燃放鞭炮,砰砰砰的沉悶響聲像極了火槍射擊時發出的聲音。
或許是早已經熟悉了這樣的響動,也或者耳朵被堵聽不見那劇烈的響聲,賓士而來的三百戰馬沒有絲毫慌亂陣形絲毫不亂,顯示出騎手們良好的心理狀態跟嫻熟的控馬技術。
轟轟轟……
三百戰馬奔騰便折騰出驚天動地的驚人場面,煙塵滾滾大地微微顫抖,伴隨戰士們響亮的喊殺聲製作出一股戰場上才有的慘烈氣息,似乎能將阻擋在前頭的一切阻礙碾碎一般。
火槍隊製造出的砰砰聲越發密集,在轟隆隆的馬蹄奔騰聲中依舊清晰可聞。
三百騎隊戰士狂奔猛進,距離在幾個眨眼間不斷拉近,五百米,四百米,到了三百米之時騎隊突然左右分作兩部,一左一右避開火槍隊的正面從兩側賓士而過,由於速度太快儘管距離不足百米之遙,但火槍隊人手根本來不及轉換方向調整策略,便被黑壓壓一堆土製手榴彈淹沒。
“終於解決了個大麻煩!”
演習結束,戰鬥以騎兵部隊獲得大勝告終,讓一直關注騎隊訓練的吳可跟左宗棠樂得合不龍嘴……
第360章挖戰壕
騎隊的特別訓練終於取得一定成果,這讓吳可大鬆了口氣……
回頭總結經驗教訓,他發覺自己確實有些操之過急,上來就要求手下小弟達到目的有些想當然,但幸好在這其間沒出什麼岔子。
他也不想這樣,但問題是明知即將有強敵來犯,總難以靜下心來慢慢琢磨和操練手下,生怕時機不對錯過最佳的準備時間。
誰叫他前世歷史沒學好,以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是在三年後爆發,可看廣東那邊的局勢,戰爭卻是隨時都有可能爆發,這不得不讓吳可心生警惕茫然之感。
想想也是這理,英法列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都得有個理由跟具體經過,不可能一上手就開打併集中在一年由因到果全部解決吧?
再說了,他的穿越也可能引起嚴重的蝴蝶效應。
可能之前職位低微之時影響不大,但隨著官職和地位越來越高,在大清官場的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對於原本歷史的影響和干涉也逐漸增大,誰知道這其中會發生什麼奇妙變化?
這事想想都讓人感覺頭疼腦大,所以吳可心中有一種莫名的緊迫感,忍不住便生起要讓手下弟兄實力變得更強,可以應付一切變故的想法。
幸好有前世的眼界打底,訓練沒出什麼狀況,而且基本達到他要求的效果,這對於吳可而言是最好的結果。
當然,他大費周章弄出的特別訓練,內容可不僅僅只有這些。
讓弟兄們適應純火器戰鬥模式只是剛剛開始,避免以後弟兄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因為不適應而出現重大傷亡現象。
要知道鄉勇隊一貫的致勝法寶,都是依靠多兵種聯合作戰形成互補優勢,不管人數是多是寡應付單兵種戰鬥時都擁有不小優勢。
以他這些年對戰爭的理解,這套多兵種聯合作戰模式,就算在與英法聯軍正面作戰上,只要運用得當威力都是極大的。
眼下的前膛火槍因為種種原因,想要形成巨大殺傷力,就必須讓火槍手們聚集形成足夠的寬度跟覆蓋面,而且還必須是多段式射擊模式才成,因為種種限制條件機動能力那叫一個渣。
至於英法兩國步兵的刺刀近戰能力,不是吳可瞧不起他們,面對清軍近戰部隊真的很難討到好去。
除了野戰模擬訓練之下,依託完備防禦工事的作戰模式也不能少,如果真的與英法聯軍扛上,在境內打仗的話清軍還是擁有足夠的便利條件。
當然,吳可所指完備防禦工事,可不是僅僅只有單獨的城牆還有護成河之類的防禦手段,而是結合實際情況加上後世一些防禦工事經驗揉合而成,不僅適合野戰同樣也適應城市作戰。
因為洋人擁有陸戰火炮這燈重火器,這時代大清的城牆防禦體系根本就抵擋不住,不能想其它方法彌補的話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鄉勇隊對於防禦工事建造其實一點都不陌生,早在通城起家之時便已運用於戰爭之中。當初以區區五百來人的薄弱戰力,能夠頂住太平軍一部陸路主力近萬人馬,可不是依託了連環戰壕工事的福?
“挖挖挖就知道挖,咱們是拿刀槍大官軍可不是揮舞鋤頭的老農!”
廬州城某偏僻曠野,一箇中隊三百來鄉勇隊戰士,正揮舞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