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我軍裝備的反坦克槍實在是太笨重了,單兵攜帶完全不行。與這把槍只有10公斤不到的重量根本不能比。這槍發射的子彈也很先進,居然沒有彈殼!”說著他取出一顆子彈交給身邊的羅克索夫斯基,後者開始仔細的端詳起來。朱可夫則是繼續他的講話。
“據此推斷,德軍的單兵武器應該經歷了一次革命一樣的進步。他們手中的武器再也不會是單發的k98k,而是一種從未出現過的發射無彈殼子彈的新型武器!綜上所述,德國鬼子在裝備上全面領先與我軍,日後的戰鬥中我們面臨的是更加艱苦的戰鬥環境。我們必須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來與德軍周旋。他們的三大優勢必須要抵消掉。否則的話,我軍的損失將會持續在一個很嚴重的水平上。”說到這裡,朱可夫很沉重的閉緊嘴巴,看著斯大林。
斯大林輕輕的放下菸斗,站起身來說道:“針對第一個問題,我建議加強對空防禦,增大高射炮的密度,同時,把友鄰方面軍的戰鬥機調一些到莫斯科附近待命。這樣構成空中和地面雙重打擊力量。畢竟德寇的進攻方向是莫斯科,其他地方暫時不能照顧了。至於第二個問題,我們一時之間還不能做到,自行火炮的生產一直在夜以繼日的緊張生產之中,用不了多久我們的火炮就會越來越多的。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時間,只要能在戰場上拖著住德寇進攻的腳步,蘇聯人民的力量就能發揮出來了。第三個問題很難解決的,德國人的武器確實要比我們的先進得多,可大家要認清一點,沒有彈殼的子彈能打死人,有彈殼的子彈也是能打死人的,關鍵是開槍的人而不是槍本身。我們是倉促應戰,很多地方需要改進,需要學習。不要怕犧牲也不要怕流血,只有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才能得到勝利。不犧牲,毋勝利。只要堅持,勝利遲早會到來的,哪怕蘇聯人民全部拼光也要把法西斯趕出去!”
無巧不成書,在斯大林他們開會的時候,一場小型戰鬥驗證了斯大林的話。這是蘇軍的一次進攻,他們是要解救那3000名傘兵的。在距離圖拉附近的一條小河邊,兩軍開始了激烈的交戰。阿列克辛是一個小鎮,這裡的奧卡河邊見證了一次慘烈的戰鬥。
蘇軍沿著河岸進攻德軍駐守的奧卡河,德國人剛剛來到這裡只是簡單地佈置了防禦。參與進攻的蘇軍在河對岸看去,德軍用來構築工事的沙袋以及沙袋上架起的機槍都看得清清楚楚。9點整,兩顆訊號彈從對岸遠處騰起,蘇軍陣地剎那間沸騰起來,隨著驚天動地的炮吼聲,一陣陣從千萬個喉嚨裡發出的“烏拉一!”“烏拉一!”的喊聲,好像飛自天邊,又好像迸自地底,以一種排山倒海的衝力,撞進每一個人的耳鼓,與那炮聲融為一體,震撼著人們的心扉戰士們一個跟一個地躍出掩體,展開散兵戰,衝下河堤,衝到了落下了一層褐色硝煙的河面。忽然,對岸的機槍響了,沙袋上閃出一串串橘紅色的火光,“烏拉”聲嘎然而止,水面上倒下一排衝鋒的戰士。有的臥倒射擊,有的負傷,邊呻吟,邊蠕動著身體,也有的往回便跑。這時,第二批戰士又衝佔了掩體,同樣高喊著衝向對岸,又是一陣彈雨,又是一陣退潮……就在這當口,從掩體內衝出一人,佩著少校軍銜,迎著退回的戰士奔去,邊跑邊大聲喊道:“同志們!別讓法西斯嚇住!他們已被我們包圍了,對面就剩下一個連了!來呀!衝啊!來呀!”說著抓起身邊兩個戰士的胳膊,兩臂各挽一人,向前衝去。在他們左右的戰士先是愣了一下,然後一個、兩個;十個、幾十個人索性把槍往身後一背,你挽住我,我挎著他,結成一堵人牆,向對岸走去。在第一排人牆之後,馬上又出現了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每排相距十來米,遠遠望去,如果不是炮聲隆隆,硝煙瀰漫,彈雨橫飛,這倒更像是操練,是在列隊接受檢閱。隊伍中不知誰起了個頭,隨後,幾百只喉嚨又一齊高唱出一首戰歌——啊,士兵們,邁開大步向前進!愉快地作戰,勝利就在前面!戰勝敵人並不容易,但只有我們能打敗法西斯,使它們遭遇失敗的命運!鐵木辛哥,我們英勇的將軍,指揮我們迎著勝利的曙光前進!……歌聲在空曠的河面上飛旋,以隆隆的炮聲伴奏,獨顯出一種悲槍、雄壯的穿透力,一種視死如歸的威懾力量。對岸的機槍響了,走在第一排的人東倒西歪地倒下了,但他們的手臂還是緊緊地挽在一起,沒有一個向後跑的。第二排人牆隊形不散,步伐不亂,歌聲不斷,緊挽著一步步走上前去。機槍仍然噴吐著火舌,在第一排倒下的地方,第二排人又倒下去,平滑的冰面上隆起了兩行人崗。但是在這兩行人崗之後,第三排人牆又走上來了……機槍還在響,但聽得出有點發抖……人排還在一行接一行地走,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