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古德里安出任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非常注重將理論向實踐轉化。霍伯特的經驗為古德里安組建德國機械化部隊提供了現成的模板。古德里安認真研究霍伯特的每一次演習、每一份報告,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逐漸萌生了以機械化部隊為主體、各軍兵種密切協同的戰術思想,並最終形成了機動、攻擊、迅速的“閃擊戰”理論。古德里安本人非常欽佩霍伯特。甚至稱其為老古的偶像也不為過!他的部隊每次演習前聚餐,德**官們必說:“為霍伯特乾杯。”
這樣的軍事天才重新返回他施展才能的舞臺,對德國來說的確不是好事。唯獨值得慶幸的是,霍伯特年事已高,早就已經不再是昔日的猛虎!在1939年12月,二戰正式爆發後3個月,這位王牌師的締造者滿心期待地等待作戰命令,可等來的卻是一紙退休令。此時霍伯特的心情是常人難以體會的。霍伯特被解職後6個月,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擊敗英國遠征軍,而古德里安使用的正是霍伯特的戰術的翻版。作為一戰時期坦克的發明者,現在卻被德國的坦克趕著到處跑的英國人,其神經經受著強烈的刺激。而這時的霍伯特已是一名倉庫保安。退休後的他自願加入了本土的民兵組織——本土軍,負責看守倉庫。1940年10月,丘吉爾親自致信英國總參謀長約翰·格瑞爾·迪爾。在他的直接干預下,霍伯特重新入伍,被授少將軍銜,負責訓練第11裝甲師。有機會重新施展才華的霍伯特非常重視這次機會。他將全部心血都花在第11裝甲師的訓練上來,並隨時準備重返北非,與“沙漠之狐”埃爾溫·隆美爾一決雌雄。正當他厲兵秣馬之時,1942年8月,英國陸軍部呈報的公文中夾帶著一份再次安排霍伯特退休的建議,理由是他的年齡太大。而幾個月前,丘吉爾首相才剛剛視察過第11裝甲師。這支部隊嚴明的軍紀和精湛的戰術給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於是在首相的堅持下,陸軍部被迫妥協。在蒙哥馬利被隆美爾擊敗之後,丘吉爾又想到了這位能力頗強但是年事已高的老將!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不知道這位一生命運坎坷,才能抱負總是得不到施展的軍事天才能否在這次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登陸作戰中散發餘熱!
正如邱胖子預想的那樣,久疏戰陣的霍伯特有很多工作需要熟悉。這幾年的戰爭歲月中發生了太多他需要學習的事情。就這樣一猛子上來還真是有一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味道!
戰蘇聯八十四節:不能停!
這位老將的確厲害,他甫一上任便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把北非的德國空軍力量清除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登陸計劃的成功實施。他倒是能夠拎得清楚,好似渾然不知道盟軍飛行員們要做到這一點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貌似這幾個月來盟軍一直在為此做著努力,為了在非洲尋找立足點,他們在英軍控制的伊拉克、敘利亞等地部署了大量的空軍!這些空軍部隊裝備了遠航程、高效能的野馬飛機!雖然在一對一的較量中與德軍新式戰鬥機相比還是處於下風,可是用高於對方几倍的數量來做鋪墊的話,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英美就想著用這種方式來蠶食德軍的空中優勢,一點一點的蛇吞象一般的把德國人吃掉!他在戰術上是一位天才一般的人物,在戰略上也比這時代任何一位偉大將軍不遑多讓!他曾經給丘吉爾寫過一封信,信中的意思就是建議在中東地區與北非海岸同時投入重兵,夾擊隆美爾的非洲軍團。與德國國內的情況不同,在非洲英國人的情報部門多少有一點進展。雖然主管北非情報工作的卡納里斯也得到了出山大營許許多多的技術支援,可是英國人在中東地區經營多年,耳目眾多。德軍很多重要情報都被他們掌握。因此他們對德軍在非洲的力量還是有一個比較中肯的瞭解。
英美兩國開闢第二戰場的計劃已經是進入了倒計時,斯大林有理由相信最多一週的時間,德國人就將面對兩線作戰的煎熬之中。小鬼子背後一刀捅的他很不舒服,這下德國人也要嚐到這樣的滋味了!
就在邱胖子與羅瘸子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的時候。白起在圖拉也在籌劃著對北路羅克索夫斯基的70萬軍隊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打擊!他知道自己的時間所剩不多,單單是一個朱可夫就讓他耗費了三週的時間。距離那一次元帥級會議議定的時間實在是不多了,莫斯科依然屹立在他的面前,堅強如鐵!他知道這一次戰役雖然說是大獲全勝,至少殲滅蘇軍30多萬精銳!可自己這邊也損失了一萬餘人,可謂是殺敵一千自損八十!這樣的戰損率在其他將軍看來已經是戰爭史上的奇蹟了,可距離白起的要求還是差一點。要知道白起可是需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