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部分

大規模的改頭換面。他改組了政府,啟用了優秀的行政人才海因茨大副做為政府的掌舵人物。德國國內拿一些比較愛國的政治家們也得到了重用。他頒佈了德國戰爭法,確定了戰爭時期每個德國人的責任和義務。就像是蘇聯那樣在某種程度上把德國帶入了戰時體制。他知道,只有在國內的政治環境走向正途之後,軍事的穩定勝利才有意義。不然的話後院起火,一切所謂的勝利都是浮雲了。德國也就沒有了消化勝利果實的能力。

他這次來是帶著很大的誠意來的。他知道土耳其人的顧慮在哪裡。他們擔心英美兩國在中東地區的勢力,擔心一旦對蘇俄開戰會導致兩國在土耳其背後的突襲。他們需要得到德國的保證,希望德國的非洲軍團能夠解決掉駐紮在伊朗和中東地區的英美勢力。

這些事情在白起看來純粹是小事一樁。透過北非反登陸戰的勝利,德軍建立了一整套英美聯軍的情報體系。根據他們的變現推斷,美國人要想在戰場上取得跟德國人對抗的實力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行。在他們成長起來的日子裡,他們只能夠充當世界工廠的職責。他們透過為盟友們提供物資來維繫自己的價值,一旦美國計程車兵走上了戰場就會被笑話成為“我們這邊的義大利人”!現在的美軍還沒有鍛鍊成長起來,他們的戰鬥力只是初級水平。遠遠沒有發揮他們兵員素質優良的潛力。

蘇聯人也知道土耳其早就有參戰的意圖,他們一旦參戰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作戰的物件就是俄國人。兩國之間幾百年的恩恩怨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戰鬥他們進行過多次,俄國人甚至這個對手不好惹。匈奴後人天生都是天生的戰士,他們現在扔掉了弓箭放下了長矛,轉而拿起了機槍大炮。在一戰之中他們的表現十分兇猛,死死地拖住了俄軍相當數量的兵力。正是因為他們的牽制,德國才能一手抵擋英法,一手打敗俄國!

現在土耳其對德國有一點郎情妾意,只是出於一些顧慮還未能最後拍板。這最後的一步還真是很難邁出去的。白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知道需要自己來使勁推一把了。作為德國元首這個幕後的推手是當仁不讓的。

經過最初的寒暄之後,白起不失時機的丟擲了一攬子合作計劃。他丟擲了一個最令土耳其人眼饞的計劃,並且可以做出書面承諾。這個計劃就是德國將在土耳其向蘇聯開戰的24小時內為土耳其提供50萬噸的軍火!並且在以後的戰爭歲月裡每個月至少運來50萬噸的物資,至於土耳其具體需要哪一些物資現在就可以進行實質性的商議。不過白起還是建議未來的盟友抓緊時間去德國看一看,那裡的好東西很多,未來的盟友肯定會感興趣!

這些物資的運輸方式經由地中海的航線運抵土耳其,保證他們在跟蘇毛子死掐的時刻能夠源源不斷的得到德國的支援!而且對蘇作戰勝利之後,高加索的油田可以交付土耳其看管,並且他們能分到百分之40的石油製品!這對土耳其來說是一個不能拒絕的誘惑,工業化程序遠遠落後的土耳其太需要這些工業的血液了。他們之前從英國人控制的中東地區獲得石油,本國的出產很少。要是能控制產量豐富的巴庫油田,那不吝於得到了一個大額的提款機!

得到了德國元首的保證,並且很快就有50萬噸的軍火運來。那幾乎可以保證土耳其短期內的戰爭所需。土耳其總理第一次答應認真的考慮白起的提議。有這麼好的條件,再加上兩國之間良好的合作歷史深深的打動了他的心。表面上說是考慮,實際上他暗地裡開始整頓戰備,準備過境打擊蘇軍了!

白起看到了這次國事訪問的效果,他立刻不再做停留,乘坐飛機離開了土耳其。這裡不是久留之地,趁著英美蘇的間諜還沒得到訊息他必須儘快離開。不然的話安全問題實在是不能保證的。

蘇軍潛伏在土耳其國內的間諜明顯的感覺到了風吹草動,他們紛紛往國內發回訊息,內容無二致的是表示土耳其的國內形勢有了變化。

實際上,白起帶來的軍事顧問們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他們提議的先是空軍傾巢而出癱瘓蘇軍前線機場、而後快速部隊挺進狠狠打擊蘇軍防線的計劃得到了透過。土耳其人準備一戰成功,把蘇軍駐紮在邊境的部隊一口吃掉。

得到訊息的白起立刻命令準備好的運輸船隊開赴土耳其,駐紮在馬耳他島的船隊很快就能抵達目的地。在黑夜中航行的好處就是能夠避人耳目,在天色微亮的時候抵達目的地是早就規劃好了的。這一支18艘運輸船、6艘護衛艦的船隊很快就消失在地中海之中,他們在以後的日子裡是忙碌的。現在的義大利海軍完全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