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部分

只是,回到了將軍府之後還是不消停。前來拜訪送禮的官員絡繹不絕。

而且大多是一些六七品的中層官員。而且大多是不認識的!不說一些以前的舊識,像宋學朱,(宋學朱因為協助防守濟南有功,已經升為右都御史,正二品。類似於後世的監察部副部長。可謂是位高權重,在後文還有表現。)火器局大使孫元化等人,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一些連名字都是第一次聽說的京城官員前來拜訪!要說官員多是京師的一大特色。光是六部就有大小官員近千名。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呀,衙門,出門就能碰到官,還真不是笑話!

或許是這些官員在京師呆的久了,都練出了一副好眼力。都知道張麟麒現在聖眷正隆,屬於春風得意馬蹄疾的主兒。所以趁著現在張麟麒難得在將軍府,都是趕著上門來巴結。這些人也不指望些什麼,只是想先混個臉熟。留下了印象。然後再以後只要張麟麒這個鎮國將軍在皇上面前,偶爾露露口風,替他們美言幾句,那就是享用不盡了……

不過,什麼事情都是物極必反。剛開始的時候,來了一個二個,張麟麒還能耐著性子和他們見個面,喝上口茶。客氣一下。畢竟按照中國人的禮儀來說,來者都是客,不見上一見是不禮貌的。

可是,等到下午一點之後,那是人流量猛增。往往是將軍府門口,前一頂官轎還沒走,一下子又是湧過來三四頂官轎。而且回頭看看,路上還有正在往這裡趕的!若是在以往,這種情況只是在極少數幾位官員的府邸發生過。諸如楊嗣昌等人,可是現在,張麟麒卻也是嚐到了這種滋味!

於是乎,在得到管家稟報的張麟麒聽說後大驚失色,連忙下了逐客令。以身體有恙為由,一律不見。實際情況也是不錯,張麟麒肩上的傷口確實還沒好呢!當然,人是不見,送來的禮物還是要收的。不然,就會被認為是不近人情,而這收禮也有講究。

伴著每份禮物送來的禮單,管家都要按照價值的大小分門別類,在十兩銀子以下的,這是屬於真正的禮尚往來。是來表表心意的。表達對於張麟麒這位大英雄的崇敬之情!這樣的禮物收下也不要緊。而且也不必回禮,當然,他們的名字張麟麒也就記在了心裡。日後會補報!

而超過十兩銀子的,張麟麒就務必會隨後派人送上一份回禮。而且送出的回禮還要略高於他們送來的禮物的價值。並且在派人送上回禮的時候還言明,他們的心意將軍大人已經知道了,只是卻不必再送禮了。不然的話,再送過來,以後還要在送回來,沒必要來回折騰了……

張麟麒這麼做也是有考量的。畢竟按照現在大明的物價水平,十兩銀子就足夠一戶三口之家一年的開銷了。這些京官又都不是什麼高薪階層(其實在朱重八的規定下,大明的官員就沒有高薪階層的。)

要送出這樣一份禮不容易。而這些禮物的價值卻是不在張麟麒的眼裡,畢竟以張麟麒此時的身家來說,不說富可敵國,那也是屬於超級富豪了!(另外說一句,雖然張麟麒這個超級富豪縮水也很快,畢竟鎮**的軍餉都是要他掏腰包的。可是不管怎麼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張麟麒隨便手頭漏出一點銀子,已經是足夠普通人家過上一輩子了。)

而張麟麒也很清楚,雖然這些人是打著崇敬大英雄的名義來的,可那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實的意圖都是心知肚明的。而如果自己貿然收下的話,日後麻煩事就會一件接著一件找上門。所以說,眼光宜長放眼量。這樣的禮物,張麟麒一律送出回禮。不欠他們的人情!

這樣做了之後,也堵住了日後可能出現的麻煩事。畢竟大家都是聰明人。我連禮物都不收你,你也不好意思開口求我了吧……只是這樣的話將軍府的管家就忙得夠嗆,雖然送出回禮也不算很麻煩,只不過是先把價值相近的禮物歸攏在一起,然後把張三送來的禮物轉送給李四,再把李四送來的禮物轉送給張三而已。可是雖然不麻煩,可架不住人多啊!

來上一二十個不要緊,來上一二百個送禮的就要命了!等到最後處理完畢後,足足忙了三天。而且最後一算賬,張麟麒還倒貼了一百多兩銀子。不過等到最後管家向張麟麒報賬時,張麟麒倒是不以為意,貼一些錢不要緊,只要事情處理乾淨就行!他張麟麒是做大事的,誰耐煩在這些小事情上糾纏不清!

當然,前來登門的諸多人等中,卻也有幾位是不得不見的。譬如說,這一天將軍府管家送上來一份拜帖。上面言明是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和東廠廠公袁彪聯袂設宴,請鎮國將軍務必賞光。

一些小官張麟麒可以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