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部分

孃家破敗了,一身傲骨還在,在徐妙儀面前不顯忐忑,也不露怯,兩人客客氣氣話著家常,好像朱守謙死於非命的事情不復存在。

書房裡朱橚和朱棣隔了十六年再次重逢,各種親密感嘆自不必說。朱橚對四哥心懷愧疚,“是我疏忽了馮氏,沒有覺察她寫信給四嫂,釀成大禍。”

朱棣卻說道:“你不要怪周王妃,將心比心,弟弟馮誠之於周王妃,就像朱守謙之於妙儀,兄妹姐弟情深,不亞於夫妻情分。”

朱橚說道:“可是你和四嫂差點喪命。”

朱棣指著自己,“這不還好好的嗎?你岳父雖然賜死,馮家也敗了,但是軍中依然有不少人敬佩你岳父,這次馮誠出獄,發配邊關,暗地裡得了不少人的照顧。總之你和周王妃好好過日子,將來的周王府才能穩得住,夫妻一體,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 朱橚是個技術宅男,不通人情,不懂權術,被哥哥保護的太好了。

第一更送上

第二更在七點

第三更嘛,大家加油留評

☆、第275章 如夢方醒

朱棣知道弟弟朱橚對政事一竅不通,弟妹馮氏倒是個明白人,只是政治是冰冷殘酷的,何況凡人皆有私心,馮氏為了救弟弟馮誠的性命,將燕王府置於危險之中,朱棣若說一點不惱,也是假的。

但如今這個局面,東宮暗箭不斷,藩王之間千萬不能起內訌,被東宮找到削藩的把柄,連保護自己的力量都沒有了。

朱橚遠在開封,妻子馮氏才是他最近也是最有能力的盟友,畢竟一旦朱橚有事,身為周王妃的馮氏也絕對沒有什麼好結果。情感上夫妻不能一心,那隻能用利益捆綁在一起。

夫妻可以不是愛人,但至少是盟友、若反目成仇,只能兩敗俱傷了。

當然,朱橚根本想不了那麼多,他只是照著四哥說的去做,四哥從來不會錯。

於是周王夫婦從燕王府回家後,似乎又重歸於好。

朱棣和妙儀親自送周王夫妻到二門,兩人攜手而歸,徐妙儀感嘆道:“馬皇后好眼光,給五弟挑了一個好媳婦。”

朱棣問道:“你不怪她?”

徐妙儀說道:“正因為她的信,我才有機會見表哥最後一面,沒有留下終身遺憾,為何要怪她?馮氏她……也是個可憐人啊,只可惜五弟的心早就給了別人,兩人永遠無法交心。”

朱棣問道:“那個……‘別人’過的如何?再嫁了嗎?”

徐妙儀搖搖頭,“她的心也早就給了別人,開了個茶園,十六年來種茶、炒茶、賣茶,儼然是個商人了。怎麼了?五弟剛才問過你了?”

朱棣說道,“沒有,五弟寄情於醫學,這兩人緣分已經斷了。”

自從十六前封了朱允炆為皇太孫,國儲既定,一年之前所有的藩王都就藩了,如今洪武帝如此著急兒子們回京,不用猜就知道父皇病危了。

兒女們齊聚一堂,孫子孫女加上外孫、重孫們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一百,皇室人丁興旺,洪武三十年的除夕夜格外熱鬧。

東宮皇太孫朱允炆在家宴上對諸位皇叔們畢恭畢敬,燕王居長,朱允炆首先給朱棣敬酒,朱棣微笑著一飲而盡,好像將淮河上的驚心動魄從記憶裡抹去。

朱元璋居然強撐著破敗不堪的身體和兒孫們一起守歲,過了三更方回去休息。有了這位當家人,誰都不敢造次,繼續上演著皇室和睦、其樂融融的大戲。

徐妙儀和周王妃馮氏再次聯手,加上桂王妃和代王妃都是她的親妹妹,時隔十六年,藩王們重聚京城,關係依然融洽。這種兄弟齊心的狀況是洪武帝希望看見的,也是東宮最不願意見到的。

或許是因兒子們的到來,朱元璋的精神為之一振,春天時病情逐漸好轉,藩王們頓時覺得虛驚一場:父皇雖然嚴格了些,但是對兒子們還是不錯的,自從漢朝以來,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像洪武帝那樣放手給藩王們權力和兵權。

洪武帝連燕王夫妻私自出藩地都能原諒,甚至暗自出手抹平此事,至少說明他不希望兒子們出事。

同樣的,藩王們也覺得父皇才是最大的靠山,只要父皇活著,他們才能繼續過上好日子。

父皇若有事……淮河事件,藩王們都覺得東宮吃相難看,皇叔們將來前途渺茫。

洪武帝身體見好,朝臣們立刻上了奏本,說皇上身體無恙,藩王們該回去了。

不用猜,就知道是誰的手筆。

藩王們收拾收拾,準備出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