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清國後的戰利品,現在失敗了,對方要拿回去。
要求對方投降,也問題不大,戰爭賠償,也說得過去,歸還侵佔的土地,無可厚非,就算是要了日本佔領的朝鮮,也可以的當做是戰利品。
如果說前幾條還算有些合理的話,那在日本駐軍,禁止日本發展海軍,限制日本陸軍,甚至控制日本的對外貿易,這幾個條件就非常過分了。
如果允許南華國駐軍,日本怎麼保障自己的安全,隨時有可能會被南華國吞併,時時刻刻生活在南華國兵鋒的陰影之下,誰受得了,日本國會窒息的。
沒了海軍,日本就失去了對外的力量,只能困居小島。
適量的陸軍,說好聽那是陸軍,說白了就是警察部隊嗎,雖然南華國沒有說具體數量,但是估計也不會多,維持國內安全,又能需要多少人呢。
最後是控制對外貿易,南華國這是想讓日本回到原始社會,過自耕自食,自給自足的生活嗎,日本土地貧瘠,國家的發展主要靠對外貿易獲取,如果沒了對外貿易,日本將直接變成一個最貧窮最困頓的小國,沒有未來。
第279章:不談就打
對於談判,日本的底氣在哪裡,其實他們根本沒有什麼可以拿出手的條件,無非就死遵循談判的慣例,先表現出氣勢,儘量壓迫對手,在提出一些較高的要求,好給談判留下餘地。
可是哪知道,南華國根本就不理日本這一茬,直接上了就是一通老拳,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把自己的條件抬到無限高。
南華國提出的這些條件,日本根本就不可能答應,最起碼不可能完全答應,如果日本真的同意了南華國的條件,那與滅國無異。
可是南華國在乎嗎,郭宇提出這些條件的時候,就沒打算讓日本完全答應,獅子大開口,先嚇死你們在說,反正是你們提出調解的,又不是南華國一方。
你不同意,咱們在打過,現在南華國又沒有什麼損失,最多是一些炮彈而已,慢慢玩,著急的是你們。
第一天的談判就在雙方的怒視之中結束了,像這樣國家級別的談判,沒有人會覺得第一天就談出什麼來,雙方都提出了自己的條件,也算是完成了第一步,慢慢談,總會有結果的。
第二天繼續談繼續炒,第三天,第四天,反正一週時間過去了,雙方還在扯皮,根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
雙方的分歧太大了,日本就算內心承認自己失敗了,也不願意承認,還被南華國壓的這麼低。
要不然大日本帝國的尊嚴和在,還不如直接都戰死呢。
說到底,還是沒有打到一定程度,日本也談不上到滅國的程度,如果真的同意了南華國的條件,那才是真的失敗呢。
他們還想著藉助談判。給國家爭取一些利益,減少一些損失,自然不會同意南華國提出的那麼過分的條件。
可是在這談判的期間,雙方並沒有真正的停下來,而是都坐著一些工作。
日本方面在積極的調兵,整備武力。增兵,現在已經在國內原有陸軍35萬人的基礎上,發動預備役,又擴建了4個常被師,近10萬人,算上日本在外駐紮的10萬人,現在日本已經擁有陸軍近60萬人。
當然,南華國這邊也沒有閒著,而且還都是大動作。
第八天。談判繼續進行,雙方剛一坐下,日本首相寺內正毅就怒不可遏的把一份電報摔在桌子上,大聲的對著南華國代表團吼道:“既然雙方已經在何談,停止戰爭,為什麼南華國的軍隊會進攻臺灣,你們南華國就是這樣言而無信的小人嗎。”
是的,南華國開始進攻臺灣了。
已經全面佔領日本20年時間。已經將臺灣當做了自己的國土,在那裡有近30萬日本國民。施行完全的日本教育,就是要奴役所有島上的居民,使那些漢民逐漸變成日本人。
對於臺灣的投入,日本不可為不大,在島上建立工廠,碼頭。學校,組織漢民加入軍隊,服從日本人的管理。
可是現在南華國竟然在談判期間,不宣而戰,直接派兵進攻了臺灣。而且已經完成了登陸,隨時準備向內陸進軍。
日本人知道,以華福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臺灣島上的日本守軍,根本沒有戰勝的機會。
在臺灣島上,日本駐軍一個甲種師團,一個旅團,總兵力不過4萬人,當然,現在叫做臺灣總督直屬陸軍,並設有臺灣軍司令部,就在總督管轄之下。
此時的臺灣總督是安東貞美,受陸軍大將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