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嘯無奈的坐在軍帳裡,七天走了九百里已經是行軍的極限。馬車需要修理上油,馬匹和人都要休整。即便他不願意,也必須在邊關待上一天讓人和馬都恢復一下體力。
要面對十萬匈奴大軍,雲嘯的兵力並不夠用。雲家的侍衛有一千九百人,加上那些新丁還不到四千人。原打算的行軍訓練,因為趕路完全耽擱了。新丁的戰鬥力很成問題。
近三千兩馬車,加上備用馭手有八千多人。這些人不是出自羽林就是出自北軍,由羽林衛將軍公孫賀率領。這些人馬上步下的功夫都還算不錯。堪稱主力,而且他們都帶了弓弩長戟。每人還配備了一面護身的盾牌,雖然還是著那種防護力差得不行的牛皮甲,但總體防護力並不差。
再有就是衛青率領的兩千旗門羽林,這是大漢皇帝劉徹的親軍衛隊。一個個健壯得好像年輕的小牛犢子,除了對雲家侍衛有著本能的尊重外。對其他的人都是一副鼻孔朝天的態度,即便是面對同是羽林衛的公孫賀手下。也是滿臉的高傲,天子親軍的派頭被他們擺了個十足。
雲嘯敢斷定,這些嗷嗷叫著上戰場的傢伙可能是第一批被打殘的。必須讓衛青好好的約束他們,不然滿腦子金戈鐵馬的他們會付出慘重的傷亡。
最讓雲嘯頭疼的是那三千多遊俠,雖然看上去一個個彪悍異常。不過真實的戰力真是天曉得,欒雄能親自帶著隊伍出現在自己面前。雲嘯還是感到很欣慰,至少證明欒家對自己還是恭順的。這也表明他們希望在雲家這條大船上,分配到更多的利益。
雲嘯展開地圖,後世的衛星地圖很好的詮釋了整個東胡的地貌。大致就是過了河西走廊,狹長的一條地帶。千百年的變化,城市可以便民居可以變沒了板油馬路電線杆子。
可是山不會變,河流有變化不過雲嘯對這一點辦法都沒有。手下只有一萬六千多人,而且還互不統屬問題重重。可自己面對的將是十萬匈奴鐵騎,這一仗怎麼打。雲嘯心裡一點譜都沒有。
第七十二章戰前會議
從地理上來說,張掖實在是個咽喉要地。
南部的群山和高原,北面的丘陵和大漠。將東湖王國好像香腸一樣的夾在了中間,張掖就是這個香腸的核心。而香腸的頭尾便是酒泉和武威(為了方便這裡都採用的是現代名稱,酒泉是霍去病之後的事情。特此宣告)
繁榮的漢朝和西域的貿易養肥了這隻本就飽滿的香腸,現在匈奴人開始想著一口將這根香腸吞下。
十萬人馬,十萬人馬。一騎連著一騎可以一直連到長安城,自己這一萬六千多人想吃掉他們談何容易。
雲嘯是民主的,後世帶來的基因讓他懂得發動群眾的力量。於是雲嘯祭起了集思廣益的不二法寶——開會。
與會人員非常的多,用一句通俗的話就是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同一個目的走到了一起。
一向驕傲的衛青見到了雲嘯乖巧的好像幼兒園的小朋友,第一次參加這樣會議的公孫賀,坐在一邊好奇的觀望牆上那副詳細到不能再詳細的地圖。而無人理睬的欒雄顯然不適應這種氣氛,坐在無人的角落裡手指不斷的攪動,口中唸唸有詞。
只有雲家的家將聚攏在大地圖的邊上,大戰之前看地圖已經是他們固有的習慣。雲嘯給他們的要求是將地形深深的印刻在腦子裡。
於是這場會議便成為了雲家的內部會議,因為所有發言的人都是雲家的人。
“人數相差太多。只能智取。如果我們貿然去解救張掖,結果只可能是全軍覆滅。”
蒼鷹盯著地圖,第一個開口說話。
“是啊,我建議先去解救武威。武威城小城牆也不高,咱們守的時候還可以依靠灑水潑冰,可問題是現在這天氣……說不定現在武威已經失陷。”
蒼虎指著香腸一頭的武威道。
“我也贊同先打武威,這樣逃走的匈奴人就會將我們到來的訊息傳給張掖。張掖的北面是丘陵和戈壁荒漠,匈奴人若是想北反。必須透過武威或者酒泉。
他們路過武威而不攻陷,說明他們急於趕赴張掖,攻破張掖城。那匈奴人返回的路線肯定是經過酒泉。說不定還有再搶掠一把大月氏等西域諸國的念頭。
我們攻擊圍困武威的匈奴軍卒。再將聲勢造得大一些。那匈奴人只有兩條路走,一是放棄圍攻多日的張掖,沿酒泉走西域繞道回匈奴境內。二是留下軍卒圍困張掖,率軍與我們決戰。
這裡。距離武威百里。此處名叫永昌。這裡溝壑縱橫。很難發揮騎兵的優勢。如果咱們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