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勻皇親詈玫難≡瘛�
袁紹可以說是極為悲哀的,曾經的天下第一諸侯,如今卻只能看曹操的臉色行事。如今的徐州大部分地區雖然還在袁紹的控制當中,可實際上都有曹操的軍隊幫忙駐紮,畢竟敗逃徐州的袁紹,實際已經沒有過多的兵力駐紮各地關隘,讓曹操這隻狼進入自家的窩中也是迫不得已。
不過曹操也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情,畢竟雙方眼下都是一根線上的螞蚱,有袁紹在前面擋著,曹操的日子還能好過的,若曹操第一時間吞併袁紹,那麼別說諸侯聯盟,怕是接來下要滅的就是曹操了。
雖然說袁紹的實力如今被削弱到了極點,可袁紹畢竟是天下第一門閥出身,袁術沒落之後,大部分袁氏分支都已經承認袁紹的領導位置。得到了袁氏分支的承認,也就等於說袁紹實際上成為了袁氏的家主!
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袁氏在劉泰的打擊下確實損失慘重,可畢竟在天下各地的分部還保持完好。而且那些個門閥士族以及商戶都還是承認袁氏的領導位置的,得到門閥士族和商戶們的支援,袁紹在諸侯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即使袁紹的兵馬全部死光,只要一日還是袁氏家主,那麼包括曹操在內的所有諸侯都不敢輕易殺袁紹。就如同劉泰不願意殺袁術一般,畢竟袁術的身份太敏感了,囚禁起來是最好的結果。如今袁術的時代已經過去,自然由袁紹這個袁氏唯一的正統血脈上位。
華夏194年,三月初
繼袁紹之後,劉備以及荊南的孫堅相繼到達壽春。而益州的劉繇等人此刻還在於天賜軍作戰,不可能親自前來壽春,只能派出使者全權代表自己,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公孫度這個“閒人”並沒有派使者,而是親自趕來壽春,看來公孫度對這個聯盟確實非常看重啊。
諸侯聯盟一直以來的弊端都非常大,諸侯們之間的貌合神離是最大的原因所在,若此次曹操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諸侯即使聯盟,實際意義也並不大。而且因為諸侯之間的地盤過於分散的原因,或許還會出現不少漏洞,這些漏洞到時候對聯盟來說可謂是巨大的打擊。
曹操能處理這些麻煩嗎?起碼包括袁紹在內的所有諸侯都沒有這個信心。此次前往壽春參加會盟的諸侯不僅僅是明面上的大諸侯,實際上一些門閥士族都紛紛出面了,畢竟這一個聯盟很有可能是門閥士族最後的希望,若失敗,那麼門閥士族除非是逃離中土,否則的話,必然要在北疆的控制下規規矩矩的行事,若有一點怠慢之處,等待他們的就是徹底的滅族!
華夏194年,三月中旬
聯盟並不是那麼好組建的,月餘時間諸侯與門閥大族之主陸陸續續進入壽春城,在曹操的主持下,商討聯盟組建也正式開始,可進展卻十分有限。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因為利益分配的原因。
依照曹操的想法,是將所有諸侯、門閥的實力全部聯合在一起,如同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理念。可這裡面卻關乎到了很多問題,既然要大家付出,總要看到一點收穫吧?如果一點收穫都沒有,諸侯和門閥們為何要將整個家族拉上戰車?這不是傻子的行為嗎?
當然,能進入壽春城商討聯盟事宜的諸侯與門閥士族也是堅定反對劉泰統一天下的代表人物。這些權勢人物,對北疆的政策是極為反對的,若能有一絲和平解決的方法,門閥們也不會走上這條絕路。
華夏194年月初
就在聯盟商討的萬分火熱之時,北疆第二波南征大軍開始調動。(注:調動兵馬,不代表即刻南征,短時間內,天賜軍不可能繼續攻佔諸侯領土)
此次天賜軍的對手是袁紹和曹操,袁紹佔據著徐州,曹操佔據著兩淮和豫州東部和南部地區。依照劉泰等北疆核心層商量的方案,南征戰役第二階段乃是要徹底佔據長江以北的所有地區,所以此次北疆動用的兵馬肯定是超過第一階段的。
南征第一階段調動的兵馬沒有超過四十萬。可南征第二階段,因為對手實力加強,劉泰決定調動五十萬大軍!而且此次南征統帥由劉泰親自擔任!畢竟五十萬天賜軍已經佔據了天賜軍全部兵力的一半,若有個萬一,那對北疆絕對是巨大的打擊。
雖然明面上看天賜軍的數量多達百萬之眾,可這些年來北疆的控制的地區越來越大,兵馬也是越來越分散。比如西域有天賜軍將近十五萬駐紮,西涼有六萬,東北有十八萬,益州有十二萬,襄陽有三萬,這些地方加起來就有超過五十萬了。
而天賜軍加上水師的總數量也只有一百一十二萬!也就是說,劉泰此次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