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也看見了,不過沒說什麼。對他來說誰做都沒關係,是熟人更好溝通。
既然人定下了,趙永泰就他們安排人準備材料:石灰石,純鹼,石英砂(河沙)。隨意聊了一會兒,等別人準備好後,就在盧老爹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個小窯。現在,大量生產都是大窯,小窯用來做改善試驗或者生產精品。
在小窯旁,趙永泰對盧老爹一番交待授意,拿出了一個配料比例表,讓他安排人對著表挨個配料燒製。因為他不知道具體的配料比例,只能慢慢試了。
隨後的半個月,趙永泰每天都要抽時間去瓷窯看一下。在試驗了幾十種比例後才基本確定了幾種材料的配比。隨後開始了精確配比試驗。
在趙永泰的要求下,趙家工坊很早就統一了各種度量衡:重量精確到了克,長度因為卡尺的應用更是精確到0。02毫米。在合併後,這一標準被擴充套件到了整個合興泰。度量衡的統一與精確度的提高使得工廠產品質量更高。特別是在各種器械的生產上,工具的統一使得流水線生產方式得以實現,部件的標準化使得修理變得簡單。現在,奔騰牌兒馬車以每天15輛的速度下線,第二條生產線正在建設中。像這樣大的器械,別的工坊就算能生產也要好幾個熟練工匠忙上一個月才能出來。據說很多家族都在暗地裡仿製趙家的東西,但是目前還沒有聽說有成功的。趙永泰知道他們就是因為度量標準不統一以及工具精確度不夠。兩個工匠所用的尺子標準長度都不一樣,做出來的東西合在一起能用才怪了。
又用了近一個月時間,基本上純淨透明的玻璃才被燒製出來。看到一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東西居然能製出如此晶瑩透亮如寶石般的東西,小窯裡的人在驚歎之餘也暗暗決定保守這個秘密。誰都不是傻子,有些東西一旦透露了出去,帶給自己的很可能是死亡而不是財富。好不容易過上了安定舒適的生活,有些誘惑是必須抵住的。
在趙永泰的講解指導下,盧老爹經過多次的試驗吹製出了一個玻璃酒壺。畢竟是做瓷器的好手,一旦掌握了要領,吹制玻璃也很容易。盧老爹一高興,直接做了一套酒具。
不過,在大家正在興高采烈地討論著這套酒具時,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酒壺突然咔嚓一聲裂了一條大縫,緊接著,其它的酒具也出現了大小不一的縫隙。趙永泰一拍腦門,想起來了:熱應力,一高興把這事兒忘了。看到大家都傻眼地看著桌上破碎的玻璃酒具,趙永泰笑了起來:“這是個意外,大家不用在意。盧老爹,麻煩你再弄一套這樣的酒具。趙管事,在旁邊的屋裡燒起炭火,要讓那屋裡一直保持很熱的狀態。等盧老爹製作完成後,先把酒具放到那屋裡放三個時辰,然後再拿出來。明白了嗎?”雖然還有些迷惑,但是少爺既然吩咐了,大家就立刻動了起來。
經過保溫之後的玻璃酒具沒有再出現裂縫。經過包裝之後,趙永泰將它們帶走了準備給老爺子和父親做禮物。另外吩咐趙勇和盧老爹多試驗一下,保溫的最佳時間是多長。特別是不同大小、不同厚度的玻璃製品保溫時間有沒有區別。
在晚飯時,趙永泰將玻璃酒具獻給了老爺子,騙他們說是找人用水晶雕的。嚇得老爺子和父親差點兒嚇掉了下巴:乖乖,這麼一套酒具得用多大的水晶才能雕出來啊!豈不是要值個幾十萬兩銀子。用這東西喝酒是不是得先沐浴更衣,焚香禱告一番?可能連皇帝都沒有吧。
看到老爺子和父親一副小心翼翼,深怕這些東西碰傷了的表情,趙永泰終於忍不住笑了起來。最後終於告訴他們這東西連一隻雞都不值,只是看著好看而已。在趙永泰一番解釋之後,父子倆還是有點兒不敢相信。就那些東西也能燒製出這麼漂亮的東西?這給誰看,誰都會認為這套酒具價值千金的。但趙永泰的話又讓他們知道這個東西確實不值錢,兩種完全相反的感覺讓兩人晚上都失眠了。
第二天,老爺子和他父親親眼看著盧老爹吹出了一隻高頸酒瓶後,才完全相信了趙永泰的話。而後就是一陣陣的狂喜,這完全可以成為一種具有超高利潤的商品。精神高度亢奮的老爺子父子倆馬上回去發出了馬上召開董事會的通知。
五個家族裡現在都一直在商討上次董事會上趙永泰提出的最後一個提案,突然接到趙家的通知要再次召開董事會,各個都不明所以:沒聽說最近發生了什麼大事兒啊,商行也運營良好。
十天後,合興泰第二次董事會召開了。趙老爺子父子倆最後進入會議室,他們一人拿著一個燈盞。燈盞由一個鐵質基座伸出九個燈臺,燈臺上有玻璃制的燈罩。燈罩裡的油燈已經點著,父子倆走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