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之後立刻回京。”
“要帶多少人馬?”
朱棣搖頭,“三保以為多少合適?”
三保伸出一根手指,朱棣點頭,“一萬也是合適,若真京城有難,本王當為大明江山出一份力。”
“錯,是一千。”
“一千,未免少了點。”朱棣看著三保,聖旨上寫得清楚,燕王率王府兵將回京,這個時候帶的人越多必然越有面子,一旦有事,同樣可以立下功勞。
“若真京城有變,我們的人早有訊息傳回,所以王爺大可放心,皇上在這裡設立州府的目的就是以此掌控王爺勢力,以免他日對太子構成威脅,若此次帶一萬精銳回京,皇上會怎麼看王爺?”
燕王手捋鬍鬚,“還是三保想的周到,差點好心做了壞事,不錯,若真有事,自有守衛京城兵馬可以調動,就按三保說的辦,明日點齊一千兵馬隨本王入京。”
“三保遵命。”
相比燕王不同,聖旨傳到秦王封地時,秦王正在大肆行樂,僅僅比朱標晚出生一年,註定了一輩子只能留在封地做王爺,從小隻能眼巴巴看著那些朝臣對自己的兄長,這位當朝太子前呼後擁,無形之中遭受冷落。
有了封地之後,整天吃喝玩樂,銀子用完了,想著法子從其他地方弄一些過來,這些地方官自然願意想辦法討好秦王。
“王爺,聖旨到了。”
秦王晃晃腦袋,酒醒了大半,連忙從地上爬起,倒在地上兩名年輕女人快速將衣服拉起擋住身體。
“衣服,快。”
秦王接著旨意,手持聖旨哈哈大笑,“父皇,終於想到你的兒子了,來人,只要是腿沒斷的,都給我弄來隨本王回京。”
這一下可是熱鬧,封地亂成一團,勉強湊了兩萬人,敲鑼打鼓直奔京城進發。
第二百二十三章白帽之謎(上)
燕王思緒萬千,一晃三年沒有進京,無法親自在父皇面前請安,身為人子是為不孝,得到朱標死訊那一刻,內心不悲反喜,難道為了權勢真的可以棄兄弟情義於不顧,權勢、地位就像一劑毒藥,不停腐蝕人的內心,直到無可救藥。
朱棣才能過人,年少成名,戰功卓著,可惜因為是四子緣故,註定與太子無緣,其中最為重要一點,朱標為人謙和,對幾個兄弟更是照顧,從這一點考慮,朱棣的心裡對朱標這個大哥同樣敬重有加。
一夜無話,吃過早飯,準備妥當,燕王妃穿戴整齊,手裡捧著連夜做好的糕點,用布包好,“王爺,路途艱險,妾身無法相伴左右,帶上一些糕點路上食用。”
燕王看著愛妃泛紅雙眼,“放心,待本王辦完事後立刻返回封地。”
“恭送王爺。”
燕王接過包袱交給一旁三保,飛身上馬,身後是王府親衛,按照三保所言,隨行只帶千名精銳,槍明甲亮,一個個格外精神。
“王爺,是薛大人。”
“籲。”
燕王勒住戰馬,府門前站著一人,年紀四十開外,鬍子略微向上翹起,國字臉,粗眉大眼,一看就是一臉正直相,姓薛,名大仁,乃是這裡的執事,平時幫助處理一些封地的事務。
朱元璋擔心諸王懷有異心,所以挑選對自己忠心,不貪圖富貴之人入諸王封地處理事務,一為協助管理,最為重要一點就是監督,別看執事只是四品的官,在這裡就算是燕王見了也是極為客氣。
“拜見王爺。”
“薛大人,這麼早前來可是有事?”
那人拱手道:“昨夜得到訊息,王爺今日動身返回京城,幾年不曾回京,未免家中高堂、妻兒惦念,寫上家書一封,煩勞王爺相送。”說完從袖子裡掏出一封書信,字跡清晰,剛勁有力。
“舉手之勞,除了家書之外若有其他事物一併送去。”
薛大仁笑道:“身為旁物,只求高堂康健,妻兒無憂,如此也就放心。”
“做官當如薛大人,兩袖清風,本王佩服。”
“皇恩浩蕩,不敢有絲毫懈怠,恕不叨擾,王爺,請。”薛大仁說完閃到一旁,朱棣雙腿一夾,戰馬向前奔去,身後清一色騎兵,就算晚走一天,相比其他兩位王爺還是要快,家書小心放好,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大意不得。
出封地,上官道,一路奔行,中途簡單歇息,吃過乾糧繼續上路,就這樣連續跑了三天,早已出了封地範圍,隨身攜帶聖旨,沿途州縣城池不敢攔阻。
這一日天近黃昏,距離京城還有三天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