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賠本的買賣誰幹呀!”眾人皆是是搖頭不信。
“為什麼賠本也要幹呢?”老頭他們搖頭,只好掏心肺腑地哭訴道,“賠本也要賺吆喝啊!我們都是鄉里鄉親,應當共度難關,有糧食我們就一定要賣的,賠本也賣,賠光拉倒,絕不讓鄉親們戳脊梁骨!”
他這一番講演雖然帶著表演成分,但效果立竿見影,人群的憤怒逐漸平息,畢竟人家糧店沒有囤積居奇,漲價也是迫不得已。
“那漲到什麼時候是個頭?”有人出聲問道,說出這種話,往往就意味著忍讓了。
蘇遊饒有興致地聽著他的說話,不自禁點了點頭,這家店子,好樣的。
排隊的人中似乎有人認出了蘇遊,當即便有十餘人圍了上來抱怨道,“經略使啊,你說這叫什麼事啊,這日子還能過嗎?”
“糧食一天就漲三成,明天還要漲,經略使能否告訴我們怎了辦?”
“聽說官府要在保揚湖開大工程,這是真的嗎?一天的工錢夠不夠買一斤糧食。。。。。。”
種種質問,不一而足,這使得蘇遊一時羞紅了臉,不知該如何作答才好。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這話誰說的?自己之前不是一直讚賞這話的嗎?可現在剛到揚州,揚州就出現了經濟危機,這是多大的諷刺啊!
王伯當和王世充等人見這些買糧食的人倒有規矩,他們始終離著蘇遊又一兩丈的距離,所以也不好動粗;只是,道路都被他們攔著,真是步履維艱啊。
蘇遊無法,只好張口回應道,“諸位!鄙人正是東南經略使,揚州目前所遭遇的危機朝廷也知道了,你們放心,朝廷對此事非常重視;我也是昨天才到的揚州,但我相信,糧價在十日之內必有回落!”
天知道蘇遊這話說得有多麼隨意,朝中的百官顯然有不少知道了揚州的處境,但楊廣呢?
據說楊廣現在已經在籌備著三月份到河套地區巡遊的計劃了,說不好還要修汾陽宮,他真的有心思管這南邊的事嗎?
當然,楊廣之所以不理南方,也是因為他太過相信自己的能力;但由目前的形勢來看,自己卻似乎辜負了他的希望,事情還沒開始就被搞砸了!
這時候的老百姓顯然是淳樸的,蘇遊幾句話的勸解,他們便有了鬆動。
是啊,只是區區十天而已,十天之內他們一家子能吃得了多少糧食?
“這樣的話,我們先不買糧食了,讓他們糧店也少虧一些!”也不知是誰先這麼冠冕堂皇地吆喝了一句,當即得到了眾人的紛紛附和。
這些人顯然也不是家裡揭不開鍋了,而是想著多買一些囤積,有做儲備糧的,也有想著坐地起價的。
就像後世某一年中去超市搶鹽的鬧劇一樣,蘇遊也不知是該誇他們的小聰明呢?還是要貶他們的人云亦云;反正,正是因為這樣的人多了,事情也就莫名其妙地來了。
同樣的,這樣的人多了,事情平息得也就越快。
這不,他們一起鬨之下,剛才那十來丈的長隊已經不剩下幾人了。
蘇遊知道這就是蕭氏商社,隨即舉步走了進去,剛才演說的那個老掌櫃當即接待了蘇遊,“經略使,您怎麼親自來了?”
蘇遊點了點頭,笑問道,“你們東家在嗎?”
老掌櫃也點了點頭,“在,他早上原本還去驛館辦法您了?只是等了一個多時辰也沒等到你。”
蘇遊當即放下了心,不管事情成與不成,不躲避自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何況他早上還去拜訪自己了?蘇遊原是衝著蕭氏商社多捐了五百石糧食的份上來的,看來他的期待沒有錯。
“他在哪?”
“他就在這。”老掌櫃邊走邊指向後院的正屋,笑著說道。
彷彿是聽到了蘇遊與老掌櫃的說話,蕭氏商社的主要控股人蕭瑋開啟了門,又向蘇遊行禮道,“蕭氏商社蕭瑋拜見經略使。”
“不必多禮,我是來求救來的,你猜到了吧?”蘇遊趕緊做了個虛扶的手勢,隨即跟他進了屋,王伯當和王世充等人便守在屋外。
“他們昨晚便通知了我,沒辦法,我也只能跟著漲價了,現在的趨勢就是如此;如果我無動於衷,只怕會被他們擠出揚州。。。。。。”蕭瑋先是對今天的突然漲價做了解釋。
蘇遊點了點頭,笑道,“我瞭解,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從各地往揚州調集糧食,只要糧食足夠,價格總會降下來的。。。。。。”
蕭瑋點了點頭,他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