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8部分

己上次沒有擊敗高麗。只要這一次能夠踏平高麗,一切都將自動平息。

大業九年四月,楊廣再次來到遼東。

宇文述與上大將軍楊義臣進軍高麗王城,左光祿大夫王仁恭出扶餘道。王仁恭進軍至新城,高麗兵數萬拒戰,仁恭帥精騎一千擊破之,高麗嬰城固守。

楊廣命諸將攻遼東城,飛樓、雲梯、地道四面俱進,晝夜不息,而高麗應變拒之,二十餘日不拔,雙方死亡慘重。

楊廣見久攻不下,又令造布囊百餘萬口,滿貯土,欲積為魚梁大道,闊三十步,高與城齊,使戰士登而攻之;又作八輪樓車,高出於城,夾魚梁道,欲俯射城內。

遼東城眼看就要被打下來時,向來與齊王楊瑓沆瀣一氣的楊玄感在黎陽起兵反隋了。

之前的泥腿子們小打小鬧,楊廣並不放在心上,但楊玄感顯然不同。

楊玄感是東征軍督運軍糧的主要負責人,他進入黎陽後,選少壯運夫五千餘人,誓師反隋。

玄感召李密問計,李密提出三策,“上策,取薊城,據臨渝,絕楊廣歸路;中策,直取長安,據險而守;下策,襲取東都,號令四方。”

玄感取其下策,引兵圍東都。達官子弟四十餘人投降楊玄感,眾至十餘萬。

投降的主要官員和官員的兒子有,韓擒虎之子、楊雄之子、裴蘊之子,甚至是來護兒之子來雁北的兄長來整也都追隨了楊玄感。

楊玄感對於頭投降的來者不拒,一一收入軍中,此外,韋福嗣和李子雄也都投降了他。

韋福嗣是大族,他一投降,楊玄感便把重要文稿交給他了。李子雄則是隋煬帝手下的右武侯大將軍,他一反戈,立即城了叛軍的最高階別軍事專家。

楊廣聽到這些訊息,哪還敢在遼東呆下去?他一面指示宇文述前往禦敵,一面驚慌班師迴轉,軍資器械輜重這些身外之物當然是顧不過來了。

高麗人看著楊廣逃跑,當然是揮軍殺來,因此而死亡計程車卒,真是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