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因幫助孫安祖起義,被官府追捕,其家屬被殺,竇建德率所部二百人在家鄉清河漳南起義,投高雞泊高士達,任司兵。同年,清河人張金稱起義,以河曲為根據地,眾至數萬。
不管怎麼說,這些起義的規模都非常小,嚴格說來,似乎稱為暴。動要更加合適一些。楊廣壓根就沒把這些小規模的民變放在心上。此時,他的心中就惦記著一件事兒,那就是要一舉拿下高麗!
所以,規模巨大的徵兵工作依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而王薄的起義軍在裴長才和石子河的率領下殺到了齊郡。
大隋實行的是府兵制,兵士戰時出兵,閒時種田,不過當兵可以免除稅役,所以還是很多人喜歡當兵。張須陀愛兵如子,此時正放任手下回家種田。裴長才和石子河就是抓住這個漏洞才會攻打歷城。
然後,張須陀帶著兩個護衛就殺了出來,再加上他的兩個學生秦叔寶和羅士信的話,也一共只有五騎。
張須陀武功高強,羅士信力大無比,秦叔寶的全面就更不用說了,他們三人一出,頓時身陷重圍之中,而後大殺四方,如入無人之地。。。。。。
援兵到來時,義軍大潰。
張須陀返回齊郡後,當即自作主張開倉放糧。
張須陀大敗義軍時,楊廣已經到了涿郡的臨朔宮中,他聽了張須陀私自開倉的訊息後,並不以為意。
一直到了大業八年二月,楊廣集結的兵力才悉數到達,共有一百一十三萬,號稱兩百萬大軍,分兩路殺向高麗國都。
先鋒軍前行,後軍繼進,相隔四十里,最後是楊廣坐鎮的御營六軍。
歷時四十天,大軍才出盡涿郡城,這些軍隊旌旗招展,綿亙九百六十里,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儀容了。
到了途中時,楊廣又命兵部尚書段文振為左侯衛出南蘇道。
段文振此時已是身患重病,接令而行後,十餘日便給楊廣傳來了自己的死耗;同一時間,先鋒大將已衝殺到了高麗的遼東城,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為國捐軀。。。。。
楊廣聽說麥鐵杖戰死,當即追封他為宿郡公,令他的長子麥孟才襲爵。
在隋軍的大肆進攻之下,遼東城城垣塌陷,高麗守軍懸白旗乞降。可是將領們沒有楊廣旨意既不敢接受,也不敢繼續攻擊,只好停戰,一邊急向御營報告楊廣。
等到指示回來,守軍已把缺口填住,恢復抵抗。一連三次,大軍的指令都被耽誤,以致那個並不堅固的孤城,竟不可動搖。。
等到楊廣到得遼東城時,只能望城興嘆,——這遼東城城牆不高,壕溝不深,怎麼就攻不下來呢?
事實上,這些被徵召而來計程車卒都已是“三而竭”了。
另一邊,來護兒率領的二十萬水軍以蛙跳戰術,直接攻打高麗王城,迫到王城時,卻發現王城四門大開。面對高麗擺出的空城計,周法尚極力勸阻,來護兒卻孤軍深入,那想到才進城門洞就遭遇了伏擊?
幾番衝殺之下,來護兒狼狽而逃,再不敢前進。
宇文述、於仲文、薛世雄、趙孝材、衛文升、崔弘升等九路齊出,一齊往高麗王城殺來。宇文述七站七勝,到得王城時又遭遇了高麗王的派出的大臣詐降,竟也遭遇伏兵,一戰而逃。
九路大軍,只有衛文升一路獨全。
楊廣看著遼東城下的己方疲憊士卒,又陸續聽說前方各將傳來敗信,甚至連軍械也都丟了大半,最後也只得收軍往還,只留民部尚書樊子蓋留守涿郡。
一徵遼東,虎頭蛇尾。
411大業九年
大業八年夏季,臨滄城成了茶馬古道的起點和終點,蘇遊製造出來的商品已經銷往西方的吐蕃各部,向東南方銷售到了交趾、真臘等地。
臨滄城,一舉成為了茶馬古道上商人們最戀戀不捨的港灣;與其把臨滄城說是一座城,還不如說是一座花園更恰當些,一如揚州城的大觀園。
中原經過了去年到今年的紛紛擾擾後,大觀園已經日漸衰敗了,但蘇遊卻在南中這片土地上建成了臨滄這個奇蹟之地。
臨滄城中,到處種滿了來自各地的奇花異草,養殖著各類珍奇異獸,這座城市因此成為了一座旅遊城市,四面八方的人也透過這個城市瞭解了一個新詞——“世界”。
蘇遊再次如同機器貓叮噹一樣,從他的大箱子小箱子大袋子小袋子裡掏出了各式各樣的種子,臨滄城中不但多了從中原帶來的瓜果蔬菜,還有巴德從海外帶回來的各種物種,比如油菜、棉花、紫羅蘭、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