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掙扎了一陣,段如玉便對城門小隊長命令道,“行了,放他們進來吧,他們手無寸鐵,即便投降了敵軍又能如何?”
既然領導都開了口,城門小隊長雖然還有些狐疑,卻也擔心以後與這些被俘虜過的同僚不好相處,當即便沒有勸諫段如玉,而是直接命令城門下的小卒開啟了城門。
城門大開,那些被俘虜的八百士卒當即喜笑顏開起來,又排著隊井然有序地牽馬進城。
正在此時,段如玉忽然聽到北方傳來了蹄聲隆隆,也不知又多少人馬向這鐵甲堡奔來。
那一刻,段如玉甚至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這是聯軍真的要攻城了嗎?他們是怎麼做到讓這些人馬衝到了兩裡之外才讓自己發現的?
僅僅只是一剎那,段如玉便覺得前方的敵人已經奔近了許多,這種時候,甚至讓他可以感覺到因為鐵騎衝來而帶起的撲面疾風。
段如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當即大聲下令道,“關閉城門!”
城下的那些被俘虜之後又被放回來計程車卒,似乎也聽到了身後傳來的萬馬奔騰之聲,同時,他們也聽到了段如玉的歷喝。
這種時候,留在外面拿就是把後背露給敵人,那不就只有死路一條?
而為了生存,這些士卒們再也無法顧及什麼井然有序,當即便發一聲喊,幾百人一齊往城門擠去。
城外計程車卒要衝進城中,而守城計程車卒則要依令關上城門,在這種無法調和的矛盾之下,手拿武器的守門士卒終於對手無寸鐵的降卒舉起了手中的兵刃。
可是為了撿回那已經撿回過一次的生命,那些手無寸鐵計程車卒硬是不懼鮮血,悍然往裡擠去;一時之間,流血衝突擴大開來,城門卻怎麼都關不上。
城門的北方,一千多騎鐵蹄翻飛,幾里的路程,他們轉瞬既至。
段如玉看著來犯之敵氣勢洶洶地蜂擁而至時,只覺得一顆心都被被蹄聲激得跳了出來。
“不惜一切代價,關上城門!還有,儘速把這兒訊息傳給大相國!”
段如玉一邊呼喝,一邊後悔剛才自己所做的決定,他顯然知道敵人打的是什麼主意,——他們不就是要趁著自己放那些被俘虜的兄弟進城之時,趁勢躲下城門嗎?
可笑的是,自己竟然因為心軟而輕易中了他們的詭計。
段如玉已不知該如何面對就要衝到城門口的那一千多敵人,因為他知道敵人不可能只派出這麼點人。
事實上,當段如玉再次抬頭時,便能發現北方几裡之外那成群結隊的敵人,他們現在都已不屑於掩藏自己的行藏,竟然用火把打出了一條三四里的長龍。
城門終於被關上了一扇,可敵人也已衝了過來。
“突”“突”“突”。。。。。。
一陣施放弓箭的聲音響過,還滯留在城門的那幾百降卒便已倒了個七七八八,他們胯下的坐騎更是驚得四處亂撞。
看著敵軍打出了第一輪攻擊之後,段如玉才想起了自己這個時候該做什麼來,當即一聲大喝,“放箭!”
可段如玉話音剛落,便覺得長箭破空之聲大作,他下意識地閃入城垛之中,可他身邊計程車卒並不如他一般靈敏。
隨後,段如玉便聽到了一陣慘叫之聲,城門上計程車卒頓時倒了大半。
兩個回合之後,聯軍的騎兵已經有數十人衝進了城門洞中,這些人分作兩批。
一批十來人,他們都手持長槍,死死地抵住由城內殺來的守衛;另外十數人則對城門的構造有著極為深刻得了解,他們一齊飛舞著手中的彎刀,緊張而有序地在城門後面進行著破壞。
任何城門的設計是用於抵抗外敵攻入的,而內部的構造就顯得極為簡單了。十數勇士一齊動手,僅僅只是片刻功夫,城門便已被破壞得不成樣子了。而擋在他們生前的十餘個拿槍抵敵的同僚,此刻全部被守城士卒斬殺在地。
好在,這個時候聯軍又有幾十人衝了進來。
段如玉此時親自下城指揮,一輪弓箭之後,聯軍衝入城中計程車卒又倒了十餘人。
段如玉甚至相信,只要給他再給他半盞茶的功夫,他就能夠把這些衝入城中計程車卒驅趕出去,重新再關上城門。
可惜的是,他似乎沒有太多的時間了。
聯軍的騎兵此時已經蜂擁入城,城門洞中羽箭如蝗。無論是先前那些死命擠入城中的降卒還是聯軍最早衝入城中的勇士,此時都已被亂箭射成了刺蝟。
慘叫聲中,城門洞屍體堆積如山,一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