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開來時,許多高麗軍終於相信了那些潰卒們帶回來的傳言,隨後便如驚弓之鳥一般紛紛潰逃;也有一小部分人,直接在炮彈的爆炸中或傷或死。
蘇遊的船隊沒有承受到哪怕是一個石彈或一支弓箭的傷害,僅僅只憑著十餘發炮彈,便讓高麗軍膽戰心驚,望風而逃。
如果蘇遊此時派出一支騎兵去俘虜那些嚇破了膽計程車卒,顯然不會是太困難的事;可相比於俘虜他們做勞力,顯然是讓他們把自己的恐懼傳回平城更加有力。
正如蘇遊所料想的一樣,前哨的守卒的情緒直接影響了後面那些堡壘的高麗士卒計程車氣。
到達第二個高麗防禦點的時候,雲中軍甚至都不需要發射早就準備好的火炮,那些守軍們便已紛紛往北逃去。——若不是看著他們臉上的神色過於慌張,不知道的人一定以為他們是蘇遊的嚮導。
兩岸的高麗軍除了最前方的兩個防禦點被炮聲驚嚇、無意識地亂放了一通箭外,後面的十餘個防禦點竟然沒有任何的抵抗。
蘇遊的船隊將高麗堅守在兩岸十餘日的一千多手卒如同趕鴨子一般,將他們往高麗王城方向驅趕,他們對高麗王城的守護沒有發揮出半分的作用。
當天色漸漸暗下之時,高麗王城便已出現在蘇遊的望遠鏡中了。
張龍也從望遠鏡中看到了平城,想著馬上就要攻破高麗王城,他的心情便不由得激動起來,畢竟當年楊廣號稱兩百萬大軍也沒能攻破這座城池,而他們現在最多不過一萬多人。。。。。。
張龍對勝利沒有任何的懷疑,畢竟蘇遊帶領著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儘管心情激動,張龍還是循規蹈矩地向蘇遊請示道,“先生,咱們今晚在何處停靠,準備何時攻城?”
“現在就下令停靠吧,天氣實在有些冷,攻城的事留待明日罷!”蘇遊點了點頭,說完這話又補充道,“傳令下去,在高麗王城被攻破以前,我拒不接見任何高麗使者;若是有使者到來的話,先把他們綁了,再用布條把嘴堵上。”
張龍當即接受了命令,卻對蘇遊最後說的話有些狐疑起來。
像是明白張龍的疑惑似的,蘇遊解釋起來,“我擔心高麗國王頂不住壓力派人出來投降,這樣的話咱們就白忙活了。”
張龍不由得啞然失笑,不讓使者說出投降之語,送出投降之信,蘇遊還真的是煞費苦心。
不過,對於蘇遊攻破高麗王城的決心,張龍卻是明明白白的。
蘇遊如此大張旗鼓,顯然是為了攻破高麗王城來的,而且也必須要破城。——高麗人最是狡詐、反覆無常,若是接受他們投降的話,他們說不定在蘇遊轉身之後就翻臉不認賬了。
高麗人詐降已不是一次兩次了,上回楊廣接受高麗人投降就是前車之鑑,蘇遊雖為大義而來,卻也不願徒勞而返。
蘇遊的命令傳下去之後,戰船紛紛拋錨,他吃過晚餐之後,便把王伯當爨子恆等人召集起來,研究完平城的地圖後,便佈置了明天一早的攻城任務。
與蘇遊所料一樣,高麗人得知蘇遊的大軍到來之後,高麗小朝廷早已是亂成了一團,最後還是淵蓋蘇文之父大對盧淵太祚站了出來。
淵太祚一面命人加強對王城各個城門以及水門的防守,一面逼迫高麗王高建文寫下降書,並派出使者試圖把降書送給蘇遊。
雲中軍早就接到了蘇遊未卜先知一般的命令,高麗的使者又怎能見到蘇遊?
淵太祚左等右等沒等到使者回信,竟然困得睡了過去,直到迷迷糊糊中聽到遠處傳來炮響,這才意識到事情已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此時此刻,太陽才剛離開地平線一會,蘇遊的大軍便已攻到了高麗王城的水門前。
水門是蘇遊進城的第一道障礙,淵太祚得知蘇游來的是水軍後,也是第一時間把城內的一半兵力派來了此處。
這一段江面有十餘丈寬,兩邊是高為三四丈的城牆,近萬的高麗守軍昨晚已紛紛就位,準備用投石車和弓箭、火油、檑木等物給蘇遊的船隊迎頭一擊。
儘管這些士卒們也多多少少聽說過雲中軍火炮的威力,但此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況且,他們當年便在此或是燒燬或是擊沉了幾十艘大隋來犯船隻,擊退了大隋水軍的一次又一次進攻。
他們相信,憑藉著他們視死如歸的決心,一定能像以前那樣將即將到來的侵略者擊退。
事實證明,高麗守軍還是太過天真了,他們中真正見識到火炮威力的人並沒有多少,——見識過的那些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