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頭把這些船帶回去也不錯。”蘇遊有了這個想法,當即下令道,“船隊繼續前進,目標:高麗王城東門!”
蘇遊的臨時起意,讓急急往碼頭趕來投降的淵太祚與他失之交臂。
淵太祚再騎馬從岸邊往上追去時,卻見王城江上唯一的一座橋緩緩倒了下去。
趙州橋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石橋,高麗顯然還沒能掌握這項偉大的技術,所以這座橋實際上是一座木橋,年久失修的木橋在火藥面前是堅持不了幾個回合的。
蘇遊所不知道的是,高麗王城的這座木橋就像東都的天津橋一樣,是平城最有名的地標性建築。
高麗國為了建造這座木橋,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可蘇遊的一聲令下,便將之毀於一旦!
炸掉了王城的唯一一座橋,蘇遊的船隊一路通行無阻,只有看見岸邊的高麗軍實在太多,才會偶爾發射一兩輪炮。彈。
雲中軍攻入王城的訊息一次次傳入了高麗王宮之中,高麗王高建文早在昨天就已打算投降,問題只在於投降無門罷了。
投降是早就定下的基調,至於怎麼投降倒是個大問題,高建文早早派人去請淵太祚倒來,無奈來來回回好幾次都沒見到這高麗第一權臣。
無奈之下,高建文只得親自前往淵太祚家,當他悵然而返時,卻遠遠看見蘇遊的船隊正在炮轟王城的東門。。。。。。
高建文當時就嚇尿了,趕緊命令內侍去召集文武百官,一齊來跪迎王師。
雲中軍此時已把高麗王宮的東牆轟得殘破不堪,蘇遊又從望遠鏡中看到了高麗人王的儀仗,以及代表著投降的白旗。
蘇遊當即命令火炮停止攻擊,命令王伯當和爨子恆的部隊登岸,王伯當去接管王城的城防、爨子恆則收繳高麗軍的武器。
高建文聽著炮聲落下,又看著淵太祚姍姍來遲,總算是鬆了口氣;可看著王伯當和爨子恆的騎兵紛紛從船上下來時,他又難免感嘆大勢已去。
蘇游下岸之後,以張龍為翻譯,第一時間接見了高建文和淵太祚。
大業三年之時,蘇遊在東都的四方館一舉成名,當時淵太祚也在座中,所以他對蘇遊也算是印象深刻的,但他沒想到蘇遊此次征伐高麗代表的是自己而非楊廣。
高建文和淵太祚的到來,投降是大前提,他們在蘇遊的火炮威逼下,也不得不投降。
至於投降的條件,蘇遊提出的第一條就是,——“無條件釋放百濟王室及俘虜,追回從百濟搶來的一切戰利品。”
“果然又是那些無能的百濟人跪舔了他們的主子。。。。。。。”聽到這個條件之後,淵太祚心神不定,又不由得有些慶幸。
當初士兵們把從百濟運回來的五六十船戰利品運回來後,淵太祚一意堅持等到淵蓋蘇文勝利歸來再進行分配,朝廷分成了兩派相爭,最後還是淵太祚堅持了下來。
百濟王室包括國王扶余璋在內的一百多口以及百濟的貴族三百餘口,都在淵太祚的掌握之中,當初若不是自己太獨,只怕現在想要湊齊他們就難了。。。。。。。
“有問題嗎?”蘇遊看著淵太祚臉色陰晴不定,不由得面無表情地問道。
“沒。。。。。。。沒有。”淵太祚搖了搖頭,心中真有些不甘啊。
蘇遊的第二個條件就是要高麗國割地賠款,割讓的領土包括馬訾水(也就是鴨綠江)以西所有領土,賠款則是一百萬石糧草,可以分期支付。
之所以提出這個條件,也是因為這些土地在後世屬於中國的領頭,蘇遊此時已打入了高麗,不可能不爭取這些土地的主權,實際上他並沒打算開發,——鴨綠江口的鐵山除外。
高麗人感覺這個條件實在有些苛刻了,糧食倒在其次,問題是高麗對中原的第一門戶遼東城就在馬訾水以西啊。
若是撤銷遼東城,高麗以後還不是讓中原像軟柿子一樣隨便捏?
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蘇遊既然提出瞭如此苛刻的條件,他們也對自己的處境慢慢放下了心來,至少他們不會像百濟王室一樣被蘇遊擄走了。
至於賠款什麼的,那都不叫事,反正這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還能統治高麗,高麗老百姓就能當牛做馬把這些糧食種出來!
蘇遊的賠款條件,沒有遇到任何阻礙。
蘇遊的第三個條件,則是在大同江口南浦開設碼頭,建立通商口岸了。——高建文和淵太祚剛才已經答應劃出馬訾水以西的大片土地了,這會顯然不會再在意這個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