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們註定無法進入軍帳歇息,大多是在各自忙碌。忙完了的將士則是圍在一起或聊天、或閉目養神。老兵知道應該怎麼在戰前讓自己的心態和體力保持在最佳狀態。而新兵……。漢軍基本上沒有參加過實戰,他們只光興奮不懂去節省體力,看得神策軍在旁一直搖頭。不明白自家大人帶這麼些皺兒過來幹什麼?

“殺胡虜!”

很是慷慨激昂地口號,他們喊得是臉紅脖子粗,有些人更是抽出了兵器比劃,像極這麼砍下去砍地不是空氣而是匈奴人的腦袋。

林斌巡視期間當然看見了漢軍士卒在吵吵鬧鬧,漢軍的軍官似乎也不懂怎麼帶兵,只是那一邊笑嘻嘻看著而不阻止。林斌得承認他看得有些愣神。一支沒有經過戰爭淬鍊地軍隊,無論它訓練得再怎麼刻苦永遠都是一支沒有經過考驗、不能相信的軍隊,他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鬱悶,最終還是派人召喚漢軍的將領。

漢軍的建制顯得有些怪異,正是這種怪異讓漢軍在初期屢次吃虧,漢軍是二伍為一什、設什長;五什為一隊、設隊率;五隊為一屯、設屯長;四屯為一曲、設曲長;到了曲之後,漢軍的‘部’數量沒有硬性的規定,可以是四曲為一部、設別部軍司馬;當然還有五曲為一部、設校尉。往上就更為混亂了。比如‘軍’也叫‘幕府’,一名將軍可以是率領兩三部開設‘幕府’,也可以率領十幾部開設‘幕府’,‘幕府’下面有自己地幕僚、文職官員、門客等等。還可以設立‘都尉’一職用來掌兵。當然,‘開府’的將軍除了無法決定自己的敵人是誰之外。他有自己的決事任免權。

誰都無權是評論哪一個朝代軍隊編制合不合理,畢竟每一個年代,設立起來的編制都應該有它的優點。打個比方:如果讓現代編制的軍隊去和古代編制的軍隊進行肉搏戰,該會是哪個編制佔有優勢呢?毫無疑問,根本沒辦法得出結論,既然無法得出結論,有什麼資格去否定?

現在,林斌一個召喚一下子就來了兩個校尉、四個假都尉。假都尉地‘假’字絕不是說這個都尉是假的,這裡的‘假’和‘副’是同一個用法。

“即將大戰,你們麾下計程車卒這麼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漢軍地軍官們被林斌一喝,喝得有點莫名其妙。

梁校尉說道:“護漢侯,大戰在即,都尉(韓安國)卻遲遲不到,我等實難約束。”

林斌應該知道了,這些漢軍的軍官是起疑了,故意不約束士卒是想讓林斌交出韓安國,沒有看見韓安國,這些軍官肯定還會做出其它事情,一直到韓安國出現才會消停。他也不再開口,只是靜靜地掃視前面地兩個校尉、四個假都尉。

這些漢軍的高階軍官被盯視時最開始只是感到訝異,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感覺站在對面的林斌臉色越來越冷,眼神也越來越銳利,一股強大的氣勢壓迫得他們忍不住降緩了呼吸的節奏,等待林斌踏前一步,他們下意識地屏住呼吸……

從死人堆爬起來的煞氣,長久帶兵形成的威嚴,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用時間累積起來的氣勢。這個時候的人對這種氣勢有很多種稱呼,例如:將軍的煞威、主帥的威嚴、霸者的霸氣、王者的王者之氣、皇者的王道之勢。(可惜被YY過頭了,許多寫手連真正意義的王霸之氣、王者之氣都沒敢寫)

不管是什麼氣勢,林斌這一步像極踐踏在幾名漢軍高階軍官的心臟上,不斷不斷的壓迫,讓他們連呼吸都不敢。

“戰無不勝的護漢侯……”

“傳說中的殺人魔王,一戰坑殺近百萬胡虜。”

“西河之戰,眼前的這個人親手砍掉了五千顆羌族人的腦袋!?”

毫無疑問,亂七八糟的想法會慢慢統一,只剩下“他想幹什麼”這個疑問。

林斌心裡在想什麼呢?他在想“現在的漢軍還不是那支經過一連串對外作戰勝利,養成自豪心理,對勝利有絕對渴望的軍隊。”,他覺得有些諷刺,似乎因為自己的存

數十年後會出現在漢國軍隊上的氣勢被‘接’到了五

林斌看見幾名漢軍高階軍官額頭上冒出汗水變得油膩膩。他往後退了一步。退後期間可以清晰地聽見幾名漢軍高階軍官終於大口大口呼吸發出來地抽氣聲,聽得是搖頭嘆息,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漢軍高階軍官的素質了。

“士卒多亂。喧譁獲罪;官長懈怠,軍卒喪命;軍紀不嚴,不可為軍。你們的韓都尉馬上就到,約束士卒節省體力準備廝殺吧!”

而似乎,林斌前面念地那一段是出自漢國開國功臣韓信的‘治軍令’,並被漢國的開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