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衝第二天到了興文寨,中使就是一個小黃門而已,年紀也不大,裝腔作勢,讓人很是好笑。不過王衝可不敢把這鄙夷露在臉上,畢竟他代表著大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帶著滿滿的牴觸感,王衝畢恭畢敬地跪迎御筆。小黃門鼓足氣力憋出來的尖利嗓音就只持續了不到十秒鐘。不管是王衝的人,還是他的事,都還遠遠不到勞動知制誥為他寫一道聖旨的程度,而且這是御筆簡旨,就事說事,幾句話而已。
御筆內容沒有超出王衝的揣測範圍,就是招他入京,去吏部差注。為這事竟然勞動御筆,看似荒唐,卻正如江崇所言,這將是一個火坑。
“世義哥,中使辛勞,送上謝禮。”
起身後,王衝一聲招呼,王世義將一封小銀鋌遞給了小黃門的伴當。這是通例,沒必要遮掩。
伴當也不客氣,當場就拆封檢視,再向給小黃門露了個笑容,小黃門也笑了。
“這就是……以一當百的王世義!?好樣貌!”
小黃門打量著魁梧的王世義,發出了嘖嘖讚歎聲。聽他這話,來之前是用了心的,至少看過趙遹的奏章,知道王世義其人其事。
“可惜了,不從軍,卻去讀書,犯擰啊。”
小黃門叫李庠,這個名字,其實就是鼓勵他讀書成才,卻成了太監,卻拿王世義說事,讓人忍俊不禁。不過他這話倒也是常人共識,王世義在晏州之戰裡也立有功勞,趙遹和種友直都想薦他一個承信郎,張立也想帶著他去陝西,可王世義卻不想作官,也不想離了王彥中和王衝,生生推掉了。
“王機宜啊,你這兄弟是自己犯擰,你卻害得朝堂犯擰,此去京城,可得小心了。”
接著李庠便把話題轉到王衝身上,語氣雖飄飄的,王衝卻真聽出了一絲關心。
李庠再道:“別擔心,有我們梁大閣在,還有王相公,就算有點磨難,也算不得什麼。”
王衝再度“感激涕零”地道謝,李庠端詳了王衝好一陣,搖頭道:“嘖嘖,十七歲的機宜啊,百多年來頭一遭,咱家真是開了眼界。”
他的語氣轉為親熱:“王機宜前程遠大,又得王相公青眼有加,聽說早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