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是力主遵循祖訓,不摻合儲君之爭的!為了撇清王府,太妃一定會選擇拋棄金氏……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證明金氏‘欺騙’崔見憐,是瞞著王府進行的,這過程裡所用的也不是王府的人,而是她孃家金家的人!”
這一點不難做到,因為金氏這些年來的折騰,本來就有孃家人的影子!
當初盧氏透露訊息時,說崔見憐是與“柳家、金家”有聯絡,而不是與“柳家、衡山王府的二少奶奶”有來往……已嫁女是人家人,如果崔見憐勾結的僅僅只是金氏,盧氏不會說金家的,最多說衡山王府的某些人!
宋宜笑自然不會因為繼母的片面之詞就完全相信這句話,不過七年前她才經歷獒犬之事後不久,宋家曾把她騙回去……那次柳振溪攛掇宋緣把她打成終身殘廢嫁去柳家,雖然金家沒有直接出面,但已經嫁到衡山王府的金氏,若沒孃家的支援,怎麼可能說服得了柳振溪跟宋緣這兩個朝廷命官?!
所以金素客的把柄,悄然落入太子手裡!
這位朝堂不倒翁、政壇常青樹如果不想沒個好下場的話,除了投靠太子戴罪立功還能怎麼樣?
“這樣,你從將計就計的主導者,變成了年輕識淺的受害者之一,貴妃與太子對你的惡感自然也將大大下降!”長公主微微頷首,“再加上‘誤打誤撞’得到金素客的支援,我再給你斡旋下,倒也確實可以讓貴妃與太子消除芥蒂,不至於秋後算賬!”
說到這裡皺眉,“但這只是你的計劃,如今的情況卻是再三脫離你的計劃的!”
“娘說的是!”宋宜笑恭敬道,“媳婦當時也考慮過萬一崔見憐在身敗名裂的關卡上選擇捨棄陸三公子、或者忽然對陸三公子因愛生恨,寧可拖著他一起死……那麼柳家就可以去死了!”
長公主思忖了下,感到揣測不出這兒媳婦的思路,不解道:“這話怎麼說?”
第183章 坦誠相告(下)
宋宜笑從容道:“娘請想:崔見憐若說自己自幼傾慕陸三公子,根本不願意進東宮,崔家會是什麼下場?”
欺瞞貴妃、哄騙太子!
尤其崔見憐進東宮,是太后懿旨所賜……這懿旨本是崔貴妃為了給侄女長臉,特意向太后求的……結果她這個侄女壓根心思就不在太子身上!
到時候連貴妃都要去向太后請罪,自己識人不清委屈了一國儲君!
畢竟她雖然是太子生母,但太后跟顯嘉帝尚在,還沒到她端身份的時候!
再者,“媳婦聽說太子幼年為儲,從此常隨陛下左右,鮮少回後宮!如此與貴妃雖然是親生母子,必然也是聚少離多,媳婦不敢說太子因此對貴妃不親近;但媳婦相信,一旦崔見憐招供她心裡的人不是太子,貴妃一定會擔心與太子生出罅隙!”
因為,“崔見憐在東宮只是側妃,她上面還有位太子妃!太子妃是陛下親自許給太子的,且生有極得陛下、太后喜愛的鐘陵郡王!”
這種情況下,“只要有人略作挑撥,貴妃就會被懷疑,其實是知道崔見憐另有所愛的,只是崔見憐美貌非凡,又是崔家近年唯一適合入宮的人選……為了謀取崔家的富貴連綿,所以故意隱瞞此事,令她入東宮侍奉太子!”
“皇后與代國確實不會放過這個挑起陛下對崔氏疑心的機會!尤其是代國,她定然會不遺餘力的宣揚崔家的野心!”長公主頷首道,“這樣即使陛下依然屬意太子登基,但也一定會防範崔家還有貴妃了!”
但,“這與柳家怎麼扯上關係?對於消弭貴妃母子與燕國公府之間的裂痕,又有什麼用?貴妃只怕更恨你!連太子也會覺得你讓崔見憐另有所愛的事曝露出來,讓他丟了臉吧?”
宋宜笑道:“娘,不管貴妃實際上知道不知道崔見憐的心不在太子身上,但事發之後,她肯定不能承認的對不對?所以貴妃只能找崔家麻煩……而崔家不想承受貴妃的雷霆之怒,甚至還有太后、陛下、太子的雷霆震怒的話,當然也只能推卸責任!”
這個替罪羊,宋宜笑也貼心的給他們預備好了:柳家!
真以為她現在過得好,就可以既往不咎了?!
親爹親祖母礙著孝道不好下手,前世非禮不成反誣她勾引的柳秩音;今生說服宋緣想把她打成殘廢迎娶過門肆意出氣的柳振溪……這對父子,她早就想弄死了好不好?!
至於說柳秩音這輩子還沒有對不起她……尤宏案證明,宋宜笑不去找柳家的麻煩,柳家還跟她沒完呢!
既然如此,她禮尚往來有什麼不對?
“首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