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部分

坡匯合的原因。 見到從蘭芳島(加里曼丹島)開拔過來的英國艦隊賴恩爵並不顯得吃驚。 馬六甲航線相對比較狹窄,賴恩爵用了少量軍艦堵住西班牙艦隊,將大量的軍艦用來應付英國艦隊。

英國艦隊中沒有鐵甲艦,他們依然是以木殼炮艦和實心彈為住,唯一改進較大的是,英**艦的動力系統,他們的軍艦大都使用了蒸汽明輪,使用螺旋槳推進的僅僅有一艘巡洋艦“響尾蛇”號。

第三章大國崛起二百二十九新加坡海戰

第三章大國崛起二百二十九新加坡海戰

風向:西,風力:6,洋流:西南,方位:東經105度、北緯2度。

廖內群島位於新加坡海峽之南,馬六甲海峽東口,東臨南海。

中華八年,1850年10月11日這天上午10時,廖內群島以東的海面上戰帆朵朵,近百艘戰艦佈滿了整個海面,靠近新加坡一側是中國水師的52艘戰艦,此時整個艦隊分成了左中右三路朝東面的英國戰艦徐徐駛去,海面上鼓聲咚咚,吶喊聲一片。

位於東面海域的28艘英國戰艦分為了兩路朝中國艦隊的外側駛去,同中**艦一般,英國海軍也在進行著戰前的動員。 不同的時,英國人敲擊的是小鼓,吶喊的是英語。

鎮海號的艦橋中,靖海大將軍賴恩爵戴著白色的大沿帽,穿著一身藍色的制服,制服上一顆顆銅紐扣扣的整整齊齊,胸口上掛著那枚登陸新加坡的紀念勳章,肩頭的兩顆閃閃光亮地將星和帽上的金龍軍徽交相輝映,在朝陽下光亮照人。

對於這一場戰爭,賴恩爵極為重視,他知道這將是決定中國在南海能否立足的關鍵一戰。 如果敗了,菲律賓、新加坡、蘭芳島(加里曼丹島)還能不能守住就真不好說了。 那時英國人可以封鎖南海,派遣重兵登陸屬於中國的島嶼。

將這些念頭暫時拋開,賴恩爵仔細觀察著英國艦隊的動向。

海軍總參謀長劉啟龍在一旁向賴恩爵進言道:“將軍大人。 英軍軍艦分成了兩路,一左一右向我軍地兩翼掠過。 標下以為,其目的必定是攻擊我外圍的軍艦。 利用英艦速度快捷的優勢,逐漸蠶食我軍。 ”

海軍教導總長彭楚漢亦點頭應道:“標下也有同感。 ”

賴恩爵如何沒有看到這些,他捋了捋鬍鬚向兩人說道:“二位不必擔憂,現在英國艦之所以速度上有優勢是因為順著洋流過來,若是回頭轉向。 其速度的優勢便不存在了。 何況靠近我軍軍艦時,我軍的戰艦不會停著捱打。 相互的攻擊中我軍地艦炮因為炸藥的不同射程要遠一些,且我軍普遍使用爆炸彈,比英軍炸彈威力也要大些。 當然我們地鐵甲艦也是該顯顯身手的侍候了。 ”

賴恩爵將手一招,向一名通訊官下達了進攻的號令,只見旌旗飄飄,號聲不斷,各路水師在賴恩爵的指揮下如臂使指。 不多時海面組成了三路縱隊,左右兩路在鐵甲艦伏波號和安瀾號的率領下往英艦迎了上去,中路由賴恩爵親自指揮呼應兩路艦隊。

隊伍中三艘鐵甲艦雖然個頭不大,黑黝黝的艦身卻顯得有些另類。 其中鎮海號居於中路,藏在大大小小的帆船之中讓人難於尋找,而左右兩路地鐵甲艦卻是威風凜凜的在前方開路。 左路是伏波號,右路是安瀾號猶如兩位身材矮小的鐵將軍率領著兩路虎賁往敵人衝去。

“開炮!”

“點火!”

“發射!”

雖然叫法不同,艦炮卻相同地怒吼起來。

這場決定亞洲霸權的戰鬥在一開始時便異常慘烈。 面對英國艦隊嫻熟的海上技巧,中國水師艦隊在兩艘鐵甲艦的率領下直愣愣的朝著英國艦隊的領頭艦撞了上去。 英艦領頭地是兩艘兩層甲板的戰列艦,他們自如的駕駛著軍艦在相隔中**艦數百米處靈活的往外一側,側舷的火炮恰如其分的猛烈轟起來,數十枚炮彈“嗖、嗖”得以肉眼無法觀察地速度轟擊在領頭地鐵甲艦上,船舷矮小的鐵甲艦隻是微微地搖晃著。 速度卻絲毫不減地往英艦撞擊了上去。

領頭的英**艦勘勘地避開了伏波號,那跟在後面的另一艘英國戰艦卻沒有這般好運。 只見左路的伏波號一頭扎進了英艦的側舷,伏波號前端尖銳地艦艏如同刺刀讓英艦被撞了一個大洞,伏波號得勢不饒人,繼續開足馬力,在螺旋槳地驅動下將倒黴地英國戰艦硬生生地推了回去,那創口處越撕越大,幾乎斷成了兩段。 後面的英國戰艦,見到中**艦這般不要命地打法,往外側躲避了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