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起來吧。 ”
座在皇位上看著手下地群臣,劉寄明顯的看到了其中幾位激動的淚光隱現。
這些人中也包括老臣包世臣,他上前一步哽咽著說道:“皇上無事,這天下就太平了。 ”
劉寄感到包世臣的話裡有話,他暗中決定先把包世臣留下聽聽這幾天的情況。
劉寄大難不死。 少不得眾臣們都要上前恭賀一翻。 這些過場走完,各部的大臣將一些趕緊的公事上前彙報了。
待事情說地差不多了,劉寄揮手向諸臣說道:“這幾日讓大家辛苦了,包中堂留下,其餘人等都回去休息,明日準時早朝。 ”
眾人都應了一聲:“喳!”
待諸臣散盡,劉寄招手讓包世臣在自己側面坐下。
等包世臣坐定,劉寄這才問道:“這幾日,可有不尋常之事?”
“這幾日京城都快鬧翻了,一幫西學歸來的年輕人。 在京師大學堂、直隸師範學院。 中華科技學院等等這些新式學堂裡邀集一幫學生,到街上四處煽動演說。 散發傳單。 竟然口出狂言,聲稱皇上萬歲之後,中國實行議會制,由組建內閣管理國家。 ”說到這裡包世臣冷笑道:“可笑之極,無知,可悲!”
這話連劉寄也贊同,這些人當真愚蠢,這是在中國,並不是在法蘭西。 不過劉寄很想知道這些人上街遊行,普通百姓對他們的態度如何?想到這裡劉寄追問道:“那些百姓對此,持以什麼態度?”
包世臣撫須笑了兩聲說道:“百姓圍而觀之,以為乃天橋把式上街娛樂大眾,等之良久,不見有開心的物事,便以穢物擲學生。 眾人皆謂之:此等後生,乃痴人夢話,不知天不可無日,國不可無君。 ”
聽到包世臣的話,劉寄不知道是該感到悲哀還是高興。 他似乎該感到高興,至少說明他的皇位在百姓中具有不可動搖得地位,可劉寄的心情一點也不感到高興。 但劉寄的心裡也沒有悲哀,他只是很平靜,似乎明白了一件事情,可又不知道明白地是什麼。
包世臣見皇上有些走神,提高了聲音繼續說道:“最可氣的是,事情鬧到朝廷,朝中新黨人物以徐繼畬為首極力反對抓捕這些頑惡之徒。 ”
聲音徒然大了,劉寄才轉過神來。 聽到包世臣說到新黨,劉寄想起去年新黨上了一道折,要求立憲改制。 不知道新黨中有沒有人加入**黨,如果有,那麼自己可得小心,說起來這些所謂的新派人物都是自己扶持起來的,要是弄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事,可就讓人笑話了。
劉寄一邊想著心事,一邊問道:“那些學生還在鬧事嗎?”
“微臣進宮之前聽說已經散了,不知道是不是得了訊息。 ”
劉寄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也不知道他是在贊同,還是在反對包世臣地話。 沉默了半響劉寄又問道:“這些天,宗室子弟,王公貴胄鬧騰的厲害嗎?”
說到旗人包世臣的眉頭皺了一皺,語重心長地說道:“復清社被一網打盡,其後臺依然存在,旗人對皇上的不滿已經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 這些天幾個親王和宗室子弟,每日都聚在宮門口強烈要求面見皇上。 好在皇城中有近衛軍把守,守衛京城九門的巡捕營在程大人的率領人盡忠於皇上,一日不敢怠慢,有了這些忠勇之士,他們也無可奈何。 不過話雖如此說,可這些人總歸是宗室中人,其中還有皇上的兄弟,他們沒有用強,我們也不敢冒然行事。 擋了幾天,老臣一直提心吊膽,心裡就像掛著個水桶七上八下的,就是擔心皇上起不來呀,可……。 ”說到這裡包世臣嗚咽著哭泣起來,聲淚俱下,讓劉寄也禁不住熱淚盈眶。
第三章大國崛起一百九十三整軍
第三章大國崛起一百九十三整軍
他上前拍著包世臣的肩頭說道:“慎伯辛苦了。 ”
“不,皇上萬事大吉,臣肝腦塗地也值得了。 想當初,我包慎伯不過一區區幕僚而已,若不是皇上知遇之恩,我包慎伯何以入廟堂論天下大事,何以抱負平身所學。 ”
劉寄止做了包世臣繼續說下去,他扶著包世臣說道:“如無慎伯和滿朝文武輔佐,朕何來半點作為。 有慎伯此等股肱之臣,朕無憾也。 ”
兩人說了一會貼己話,劉寄送走了包世臣。
等包世臣一離開,劉寄立刻召來了董海川。
一見到董海川,劉寄立刻問道:“那個民主自由黨的頭頭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