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部分

翻譯將劉寄地話再次轉告給了蒂莫尼亞。 蒂莫尼亞聽到重賞兩字,眼睛一下亮了起來,那禿髮的頭頂在窗外射進的陽光下熠熠生輝,似乎一盞兩百瓦的大燈泡。

劉寄聽不懂蒂莫尼亞的法語,有些不耐的等著翻譯的轉述。 讓他有些失望地時蒂莫尼亞並沒有發明什麼先進的科技,他發明的東西是縫紉機。 劉寄在心裡思索了片刻,他的失望馬上轉變成了興奮。 縫紉機的出現,也意味著成衣的工業化生產。 這對中國的產業升級絕對是一個寶。 而且縫紉機本身也是一個能賺錢的發明。

劉寄當即將蒂莫尼亞留了下來。 蒂莫尼亞地妻子伊蓮。 似乎並不在乎蒂莫尼亞留下,她拿了劉寄的賞賜便獨自回了使館。

後來劉寄和蒂莫尼亞談話,這才知道。 蒂莫尼亞在法國原本生產了80臺縫紉機,供巴黎陸軍軍服廠使用。 為此,一些工人失去了就業機會,在當時法國大**的影響下。 一群工人將機器搗毀,他居住的房屋兩度被焚,他本人受到巨大的威脅而逃離。 這以後蒂莫尼亞的生活一落千丈,也就在這時他地妻子和埃爾。拉法蘭勾搭成奸。 後來埃爾。拉法蘭到中國出任大使,蒂莫尼亞也在使館裡謀了一個裁縫的職位跟著來了中國。 蒂莫尼亞始終不甘心,他懇求伊蓮幫著自己引見中國皇帝,期望能借著自己的縫紉機擺脫困境。

當然,被劉寄看上以後,蒂莫尼亞果然財源滾滾,在中國成了一個富翁。 當他再次回到法國時。 他已經有能力在鄉下購買一處莊園。 過著舒適的生活。

蒂莫尼亞的發明最後讓胡雪巖很好的利用了起來,剛剛回國不久的胡雪巖從皇上手中拿到了縫紉機的圖樣。 他以此為契機。 建立了鳳凰公司。 生產的鳳凰牌縫紉機不僅佔領了亞洲市場,最終打入了歐洲、美洲市場。 使得縫紉機成為了中國首次出口的機械製造產品。

同時由於縫紉機地出現,中國原本就盛產地麻布、棉布、絲綢這些初級產品,再次升級,大量的服裝廠出現,廉價地符合東方審美習慣的衣服首先東亞各地,接著一些歐州國家的商人也看好其中的商機,在中國建廠生產,然後銷往歐洲各地。 一些有頭腦的中國商人更是請來外國裁縫,主動改變衣服的樣式以之適應不同地域的人群,然後銷往全球各地。 不過由於貿易壁壘的嚴重,中國產品受到准入限制,削弱了一些市場份額。 儘管如此,現在的中國仍然在全球貿易的排名中開始進入了前幾名。

與此同時楊露蟬率領第一集團軍部分官兵於中華五年(1847年)夏季入藏,到達拉薩地區,已經是當年金秋時節。 為了適應高原氣候,也因為冬季即將來臨,楊露蟬匯合西藏將軍衙門的四鎮官兵在拉薩一邊練兵,一邊熬過了當年冬季。

就在中國屯兵西藏之時,英國駐中國大使璞鼎查也接到了中國方面的照會。 由於中國和沙拉王朝之間的條約存在,這件事讓璞鼎查十分棘手。 其實條約不是難題,困難的是中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中英之間的貿易總額在渡過了鴉片戰爭以後,發展的出乎眾人的意料。 如果貿然再次和中國發生摩擦,不僅勝算不大,而且會給國內的商人帶來巨大的損失。 此時中國的國內建設雖然已經上了軌道,可仍然需要從英國購買大量的機械裝置和鋼材,同時中國也在從英國大量的聘請各種人才。 這些都給了英國人很多賺錢的機會,而且中國政府對於英國資本在中國投資持歡迎的態度,讓很多英國人在中國置業,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不利於和中國政府在此時鬧的不愉快。

可中國人插手廓爾喀國內的事情,勢必影響英國人在藏南地區的勢力。

第三章大國崛起二百一十三平亂廓爾喀

第三章大國崛起二百一十三平亂廓爾喀

夜晚的燈光被巡街的人點燃,燈罩裡昏黃的光芒照耀著運河邊的柳樹。 璞鼎查站在使館二樓臨街的陽臺上遠眺著夜色中的京城,紫禁城的方向在夜裡發出紅紅的光芒,那些圓圓的大紅燈籠讓紫禁城亮了起來,在這月朗星稀的秋夜裡紫禁城這個巨型的城堡越發讓人感到威嚴與力量,像是盤踞在京城正中間的一條巨龍。 璞鼎查想起了1845年上海發生了的那場嚴重的動亂,中國皇帝在動亂中明確的保護了外商的生命安全,對每一個在動亂受損的商人都賠足了他們的損失,此後上海十里洋場還專門駐紮了軍隊保護洋商們。 正是這次事件處理的結果讓各國都十分滿意,來華貿易和投資的英國商人在1845年後逐年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