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方飄蕩,大白天裡仍然能看到火炮出膛的剎那間發出的亮光。
英國艦隊進攻吳淞口的炮火,根本不需要傳令兵的通報,陸軍大臣龔自珍已經知道了。 他的駐地就在離吳淞口不遠的寶山附近,一聽到海面上的炮聲他立刻從屋中走出。
龔自珍的腦海裡飛快的將情況理了理,吳淞口炮臺由黃埔江江面自然分隔為東西兩組老式炮臺,東炮臺守將為綠營餘步雲,西炮臺守將為綠營周世榮。 除此兩組老炮臺外,尚有兩組新式火炮,這些新式火炮為長衛三型線膛炮,是中國自產火炮,由於鋼材質量稍差一些,加厚了炮管,因此增加了重量。 雖說不便於炮兵機動,這些火炮卻正好適用於固定炮臺。 兩組新式炮臺各有四十門,隱蔽的分別建於兩岸的林木稠密之處。
這場可能來臨的戰鬥,龔自珍已經備站多日。 按照計劃在英國人地初始進攻時。 新式炮臺不許還擊,那麼此時的英艦一定在轟炸那些暴露出的老式炮臺。
龔自珍的親衛為他拿來了望遠鏡,陸軍總參謀長羅蘭羅曼帶著一幫軍官從附近的營房中集中了過來。
從望遠鏡裡可以清晰的看到一輪輪炮彈傾瀉下來後,空中瀰漫著硝煙和塵煙,炮臺的四周到處都佈滿了彈坑。 可以想想此刻地戰場上一定充滿了刺鼻的硫磺味。
羅蘭羅曼已經熟練了許多地漢語在龔自珍的耳邊響起:“我早就猜到英國人會來的。 ”
從羅蘭羅曼的話中不難聽出,這次的進攻已經在陸軍衙門的預料之中。 早在定海被攻陷以後,上海的防禦已經不斷地得到了加強。 此時守衛在上海的除當地的綠營官兵和地方八旗兵以外。 尚有炮兵第一鎮、步兵第十三鎮、步兵第十五鎮、騎兵第二鎮。 這些部隊除了炮兵一鎮是廣州過來的以外,其他二鎮步兵是東北緊急抽調過來的。 騎兵第二鎮則是從京城抽調過來的。 這些新軍部隊共同組成了兩江防禦軍團由龔自珍親自率領。
按照事前的佈置,八旗兵在進攻開始後增援綠營。 在戰鬥開始後半個小時,這些八旗軍才從營地裡磨磨蹭蹭的開拔了出來,往吳淞口地方向緩慢的運動過去。 從營地到前線炮臺,這短短的兩裡地竟然用了半個時辰。
龔自珍已經將部隊集合完畢,他登上了附近一座山頭調整著手中的望遠鏡。 江寧將軍惠敏徘徊在八旗兵陣地中的身影出現在鏡頭裡,這傢伙行軍打仗還坐轎子。 真是操蛋。 他的鏡頭往前延伸,可以看到第一線綠營官兵地戰況。 半個時辰的轟炸後,東炮臺守將餘步雲已經在倉皇的撤退,西炮臺守將周世榮仍然在頑強的還擊。 暴露出的炮臺大多已經變成了瓦礫碎片,那些用條石壘成的炮臺地基被打的坑坑窪窪,無一處完好。
“大將軍,末將吳起雲願率領第十三鎮支援東炮臺。 ”
“在下願往。 ”
“下官第十五鎮統制張魁願往。 ”
聽到這些將領的請戰,龔自珍知道他們是在湖州窩了一肚子的火。 英國人在攻陷定海後不久。 又襲擊了鎮海,進而在鎮海附近四處攻打,寧波府的八旗和綠營在與洋人交鋒後,數炮之下打地落荒而逃。 偶爾有些亡命地綠營隊伍,還沒衝鋒到英軍跟前便已經成片倒下。 得到訊息的兩江防禦軍團迅速趕往趕到鎮海,可惜兩江軍團還未到寧波府。 英國陸軍造已經撤退回了海中。 支援寧波府不成,軍團官兵卻在寧波府看到被洋鬼子燒殺搶掠一空後地村鎮。 那些焦黑的瓦礫,懸吊在樹旁的中國人屍體,無不讓部隊官兵窩了一肚子的氣。 這次英國人攻打上海,難怪新軍將領紛紛請戰。
龔自珍對這些將領淡淡說道:“諸位,稍安毋躁。 ”
龔自珍之所以不馬上支援,是在等待八旗兵的潰退,他可不想八旗兵把新軍衝散了。 對於皇上暗中叮囑自己讓這些八旗兵和綠營兵擋在前面,龔自珍是心領意會。 皇上應該是想借英國人的手打擊和削弱八旗兵和綠營兵,看起來這次戰爭之後。 皇上會有新的軍事調整和部署。 不難猜測皇上會加快淘汰八旗和綠營的速度。
英國人的轟炸終於漸漸的弱了下來,他們的運兵船開始出現在龔自珍的鏡頭裡。 看來英國人想登陸了。 而且英國似乎也觀察到東炮臺守將在撤退,他們的登陸的地方正是東炮臺一側。
見到英國艦隊的靠近,羅蘭羅曼和龔自珍都意識到是炮臺開始反擊的時機。 兩位目光碰在了一起,羅蘭羅曼微微的點了點頭。 龔自珍向身邊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