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田並沒有馬上開始進入談判,他向一名高大結實的青年人看了一眼,這人立刻站了起來,向屋外走去。
這位叫馬勇地武官穿著一套陸軍制服。 行動間靈活敏捷,到了門外將會場把守了起來。
義律也是有樣學樣,安排了手下一名負責安全的武官到了門口守衛著。
這場談判開始後不久,談判如同前二次會談一樣,又陷入了僵局。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雙方對待新加坡的態度截然不同。 義律以無比堅定的口氣表示,中國必須先歸還新加坡,談判才可能繼續進行。
杜受田端坐在左側正中間的主席位置,來自對面的目光好像是冬天裡的寒風,如此冰冷的目光杜受田卻感受不到一般。 好整以暇的端坐在主席。
用不著翻譯說完。 杜受田已經知道了義律的話,如果中國不讓出新加坡便停止談判。 這問題似乎有點離譜。 談判可能收回武力無法拿下地新加坡嗎?杜受田並沒有露出任何表情,只是淡淡地回應著義律的目光。 他地眼神裡讓巴麥尊看不出任何情緒,彷彿是一潭深不見底的秋水。
直到耐心的聽完翻譯的話,杜受田這才說道:“新加坡最早的主人似乎不是貴國,不過我們無意糾纏它的過去。 戰爭是貴國挑起的,既然開戰,那麼戰爭的走向將不再由貴國控制,如果貴國要糾纏與新加坡的問題,我們可以等待貴國打下新加坡後,我們再另尋一個恰當的時刻再行會談。 ”
義律聽完翻譯的話,被嗆的說不出話來,他沒有料到中國人的口氣如此堅硬,讓義律有踢到了鋼板上的感覺。
既然英國政府在二次談判失敗後主動提出第三次談判,可能沒有誠意談判嗎?當然不可能,那麼為什麼英國會談判了。
中英戰爭開戰以後,正常的中英貿易停止下來,這勢必影響了正當英商的權利。 其實在開戰以前中國朝廷不斷在開放上作出讓步,甚至已經到了允許外國商人在通商五口購置地產,開辦工廠。 在這種形勢下有的英國商人在中國投資了固定資產,可戰爭一開始,這些商人都不得不拋下產業逃出了中國。 這些人結合原本的一些反戰人士,在議會中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 再加上薩克雷的專欄報道,在英國普通民眾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包括上一屆的首相格雷伯爵在內,反對現任內閣發動戰爭的人大有增加的勢頭。
與此同時,遠征軍接連失敗的訊息在英國國內傳開,人們越來越相信這是一場錯誤的戰爭。 對此仍然擁護的,似乎只有鴉片商人和一些以為可以隨便欺凌中國的鷹派人物。
當然英國人的老冤家法國人,還有開始在大國舞臺嶄露頭角的美國人也希望中英兩國繼續幹下去,恐怕再過些時候,英國人快要被踢出東亞勢力範圍了。
第二章驚濤駭浪一百八十七談判3
第二章驚濤駭浪一百八十七談判3
義律仍然頑固地說道:“為了表示我們大英帝國維護國際和平的誠意,我們可以暫時不談這個問題,就我們感興趣的一些其它問題,進行探討。 ”
杜受田始終以不變應萬變,他冷靜的看著口氣裡多少流露出不耐的義律說道:“那麼,貴國有什麼更好的提議,請講。 ”
“中國必須賠償這次戰爭的費用,賠償英國商人的損失,無條件的歸還新加坡。 ”
杜受田冷笑了一聲,說道:“剛才閣下不是說,不談新加坡的問題,現在既然談到了,我也明確的告訴貴方,新加坡現在屬於中國的領土,我們不談這個問題,至於貴國所說的賠償,更是無稽之談,聽貴方的口氣更像是一個半路劫道的強人在威脅良善的受害者。 ”
談判似乎又陷入了僵局,雙方出現了冷場。
過了片刻,義律提議雙方各自休息半個小時,繼續談判。 杜受田知道對方想商議一下再談,他也想和下面的官員們商議一下。 雙方就此各自離開談判的會議廳。
這是一場艱難的談判,在以往的談判中,中國人由於不重視談判往往贏得了戰爭也吃了不少的大虧。 杜受田在英國留學多年,自然知道談判的重要性。 再加上皇上向他反覆叮囑過談判的原則,事關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決定不能讓英國人佔便宜。 所以杜受田也抱定了錙銖必較的心態,一點點和義律爭。
就這樣談談停停過了半個多月。 看來似乎又要陷入停頓地時候。 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