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部分

朋山。 南部要塞守軍則以火力支援進攻部隊,並派小分隊出擊,藉以吸引法軍的注意,此外,還以6000人掩護通往巴赫契薩賴的交通要道。

這次俄軍的目的很明確,準備從英軍陣地開啟缺口,繼而擴大戰果。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如俄軍想想的那樣輕鬆,行軍在路上的俄軍發現身邊煙霧瀰漫,當他們到達預定戰場時,這裡已經大霧瀰漫。

此時正好是凌晨6時許。 索伊莫諾夫已經顧不得許多,他向部隊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槍聲和炮聲突然在戰場上響起,將克里米亞半島寧靜地清晨撕碎了,俄軍在大霧中以縱隊陣形向英軍陣地發起進攻。

英軍的陣地成尖刀形狀,兩線佈置。 第一線第二線15000人,36門炮。 面對俄軍突然的進攻。 英軍良好的素質和優良的裝備及時發揮了作用。 在印度戰場上吃了中**隊的虧以後,英國步兵的標準配置已經是米尼步槍。 這種槍雖然發明自法國,可是以英國強大地工業體系要仿製是很輕鬆的。 因此英國在對槍支地效能有了提高的需求後,米尼步槍開始大量裝備英軍。

這時英軍和俄軍開火以後,這種有效射程達到500碼的米尼步槍對俄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而使用滑膛槍的俄軍只能不斷的靠近英軍陣地以求有效的殺傷英軍。

幸虧不管米尼槍支也好,滑膛槍也好,這時候地槍支都是命中率不太高的武器。 兩種槍的效能差距都在量變的範圍而沒有達到質變。 這樣俄軍的劣勢也並非不可以一戰。 事實上俄軍在這場戰鬥中在武器出於劣勢的情況下打的極為不錯,俄軍在戰鬥中英勇頑強打退聯軍多次的進攻。

在索伊莫諾夫地部隊和英軍猛烈交火的時候,按原定計劃,巴甫洛夫的部隊應該攻擊英軍翼側。 但很不幸的是,後者因因克爾曼橋未及時修好,而耽誤了時間,這樣戰役一開始,兩支主攻部隊就喪失了協同。 使得英軍有了機會迅速調整部隊,支援一線陣地。

英軍的一線陣地位於一座微微隆起的丘地,丘地連綿數公里,其一面臨海,一面靠著法軍陣地薩朋山。 俄軍要攻佔高地,需要透過一片崎嶇地道路。 這條道路因為剛下過大雨而變得泥濘難行。 這些因素給俄軍帶來的極大的困難,被投入到前線的俄軍因為擁擠而被英軍的炮火無情的轟炸。

不久索伊莫諾夫麾下所屬的38門火炮也在附近的高地開火了,有了火炮的支援俄軍的情況立刻得到了好轉。

當戰鬥進行到天亮地時候,大霧已經漸漸散了,索伊莫諾夫地望遠鏡中俄軍已經突破了多處英軍陣地。

這時有一對英軍騎兵朝著俄軍後翼的炮兵陣地衝了過來,索伊莫諾夫淡淡地向身邊地副官吩咐了幾句。

命令以最快捷的方式傳遞了下去,所有俄軍火炮調整了目標距離。

進行衝鋒的是英軍輕騎兵旅長,旅長卡迪根子爵奉命率領麾下673名騎兵突襲俄軍炮兵陣地,希望能減少俄軍炮兵對英軍陣地造成的威脅。

隨軍記者拉塞爾在泥濘的高地上有幸而又不幸的目睹了這場震撼人心的騎兵衝鋒,他在發給《泰晤士報》的戰地通訊中寫道:“現在發生了使我們感到極為憂傷和悲痛的災難。 唐。吉訶德襲擊過風車。 但也沒有像這些英勇計程車兵那樣魯莽和輕率,他們連想都不想就向前猛衝。 幾乎肯定是白白送死……。 ”

卡迪根子爵無從得知拉塞爾在高地上正以憂傷的目光中注視著這一切,他在隊伍中間高高揚起手中的指揮刀,高聲吶喊著:“英格蘭的勇士們,用敵人獻血染紅你們的鐵十字勳章。 ”

在剛剛升起的朝陽下,六百多名披著紅彩的騎兵,在壯烈激昂的戰鬥氣氛中豪邁地向前衝鋒。 鐵蹄的撞擊地面發出的巨大響聲甚至不能被炮聲掩蓋,他們看起來像一條鐵馬金戈的洪流,似乎沒有能夠抵抗他們的事物,能夠粉碎擋在鐵蹄前的一切。

可事實在頃刻間顛覆了,將真實還原在克里米亞的鐵血戰場上。

距離俄軍1200米的距離時,沿線的俄軍全部開火,38門大炮瀉出潮湧般的煙霧和火焰,從中穿過的致命的子彈嘶嘶作響。 齊射的子彈使人和馬的屍體飛散,被受傷或無騎手的戰馬載著穿過這塊曠野。 英軍無力支援,他們只能親眼看著輕騎兵旅投向死亡的懷抱。

卡迪根子爵是一個認真執行軍令的標準軍人,眼前的慘狀並沒有令他退卻。 眼看前方投入的騎兵戰線被打垮了,第二線的人馬又衝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