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部分

。 重新梳理過的李巧兒穿著一件紅色的旗袍,旗袍胸口的位置一朵繡工精美的荷花栩栩如生。 彷彿風一吹過便可以聞到花蕾裡的香味。 其實那是李巧兒身上的香水味。 李巧兒身上的香水可不是現代的化工產品,它是從玫瑰中提純出的天然香水。 李巧兒的頭上挽著髮髻,鬢角插著一朵翡翠雕成的荷花,上下兩朵荷花相互呼應,隨著李巧兒的行走搖曳生姿,映襯著李巧兒白裡透紅的臉蛋,讓劉寄感嘆造物主的偏心。

“臣妾第一次跟皇上出來,要是能不帶著這一大幫人,只有臣妾和皇上兩人那該多好。 ”

劉寄拍了拍李巧兒水嫩的臉蛋,意味深長的說道:“高處不勝寒,當皇上自然不會輕鬆悠閒。 朕若是陪著愛妃去遊玩,就要辜負四億億子民。 現在中英在打仗,這一仗決不能輸,若是輸了,中國會積弱百年,長久的落後西方。 ”

李巧兒畢竟在宮外多年,又執掌互助會,雖說會中的具體事務早已經交出,可畢竟是當過會主的人,她的見識在妃子中是最強的一個。 剛才她也是一時興起之說,聽皇上這麼說,李巧兒回道:“皇上放心,臣妾只是想想而已。 現在國難當頭,最要緊是趕跑英國人,然後奮發圖強,咱們中國人也要有自己的工業,造出和英國人一樣強大的戰艦。 ”

劉寄笑了起來,他知道李巧兒是順著自己的心思說給自己聽的,畢竟讓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弄明白工業也是困難的事情,更別說李巧兒了。 不過這也說明,君主集權制在國家起步階段的重要性。 周圍的人所以要順著自己大談工業(雖然鬧不懂),就是因為皇帝權利。

兩人說著話的工夫,火車已經停了下來。 寬敞的車廂外響起了敲門聲,門外響起近衛軍統領董憲周的聲音說道:“皇上,上海到了。 ”

劉寄步出車門時,外面響起了音樂聲。 往聲音處一看,原來車站外有一支中國人在用西洋樂器演奏著中國宮廷樂曲,“武王頌”。

在莊嚴的樂曲聲中,陸軍大臣龔自珍、兩江總督曹順、江蘇巡撫趙盛奎、上海知府曾望顏等率領一干下屬全部跪了下來口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二章驚濤駭浪一百六十五鴉片戰爭13

第二章驚濤駭浪一百六十五鴉片戰爭13

下了火車整個人都感覺踏實多了,劉寄一邊打量著四周一邊淡淡說了聲:“都起來吧。 ”

看起來上海火車站跟劉寄記憶中的火車站還有些區別,各種設施都還十分簡陋,站臺處連避雨的設施都沒有,只是一條青石砌成的長臺,如果劉寄這裡不是一號站臺,那麼在進站的過程中還需要跨越一條鐵道,要知道這在沒有電燈的時代是多麼的危險。 劉寄回身打量了一眼載著自己來到上海的那節車廂,這節車廂在站臺的風燈下顯得十分獨特,這趟列車中還有相同的幾節車廂,它們主要是起到安全的作用,除了近衛軍統領董憲周隨也不知道皇上在哪節車廂裡,這樣的車廂被塗上了明黃色的龍鳳圖案,視窗處裝飾著漂亮的紋簾,每一扇窗戶都鑲嵌上了玻璃。 因為車廂裡的燈熄滅了,玻璃裡反射著車站候車室那龐大的影子,裡面的點點燈火和擁擠的人群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劉寄忽然想起了自己當初考上軍校,在學學校的途中等候在候車室的情景,那是他剛剛18歲,初次離開家鄉的感覺有點惆悵,更多的卻是一點點興奮。 如今自己鬼使神差的成為了一國之君,當年的自己還有多少影子。

“報告皇上,近衛軍集合完畢,應到1080名,實到1080名,請指示。 ”

董憲周的彙報聲讓劉寄轉過頭去,他向董憲周點點了頭。 算是回了他的軍禮。 那1080名近衛軍已經集合在長長地站臺上,每一名士兵都是站的那麼筆直,遠遠看去猶如昏黃的燈火下一條綠色的城牆。

“咱們走吧。 ”

聽到皇上發了話,本地上海警察局的張管帶指揮著手下當先開路去了。 劉寄和身邊的一幫從員以及龔自珍等人往站臺外走去。

順著紅地毯出了站臺,外面早已經準備好了轎子。

上海知府曾望顏趨步到了劉寄面前跪下說道:“皇上請登轎。 ”

劉寄並沒有馬上走上轎子,他朝著四周打量起來,要不是天已經黑了。 他打算好好的轉上一圈,看一看上海地紡織工業。 造船工業的發展所帶來地巨大變化。

劉寄攜著李巧兒躬身鑽進了轎子,隨著轎外的吆喝聲,轎子平穩的抬了起來,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