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理衙門成立以前,一個外國人不管你是什麼爵位,代表某國政府。 要上書中國政府,首先得在行商地幫助下遞交一份報告到當地衙門,如果外國人知趣地在報告地封面上寫上了送呈兩字表達自己卑下的地位,他地這份報告便有了被送到上一級衙門的可能性,假定這份報告是從廣東香山縣知縣手中送出的,報告必須逐級從廣州知府,廣東巡撫,再到內閣典籍廳南廳專門負責各衙門來文的官員手中。 待這名官員某日從摞的如小山一般的文海中發現了這份已經生塵的報告,終於這份報告可以送到內閣大學士的手中,經由大學士送到皇帝的御案前。 假定這份報告皇帝不能決定。 報告又會送到各部討論。 終於事情有一個結果了,軍機處會擬定一份處理意見給皇帝過目。 在皇帝用硃紅的御筆批上”准奏”二字後,終於這份有了結果的報告可以原路返回了,它依舊要經過省、府回到香山縣知縣的手中。 這一來基本上已經是大半年的時間了,當然這還是不特別倒黴的結果。 如果在某個環節出了點紕漏,那就不定要多少時間了。
所以總理衙門這個機構本身便讓在華的外國使節充滿了好感,而作為總理衙門首任的大臣戴蘭芬,又是一個在英國待過數年懂得西方一些規則的中國人,所以各國大使紛紛出現在戴蘭芬的靈堂便不難理解。
林則徐這次回到京城是參加三年一次的述職,吏部的官員將對他的政績進行考核,再根據考核的結果重新調整職務。 參加吏部的考試後,林則徐便暫時無所事事了,就在等候考核結果的時侯他得知戴蘭芬過世了,趕到戴蘭芬府上時已經是黃昏時分,天色十分陰沉,坐在外院的眾多的洋人形成了戴蘭芬靈堂前一道十分奇特的風景。
第一章風起雲湧一百三十四德溫公主
第一章風起雲湧一百三十四德溫公主
戴蘭芬的屍體已經小殮,身上裹著重重的深色錦衾,他口裡鼓鼓的,按照規矩應該是含著一塊上好的玉石。
林則徐在屍體前瞻仰了一陣,這位精通外事的老者死時骨瘦如材,全無了當年的英姿煥發。 不過戴蘭芬作為皇上的重臣,死後倒是風光一時,皇上親自到了戴蘭芬的靈堂前祭奠,將他追封為一等輔國公。
從靈堂中出來,林則徐被帶到了客人門相聚的西廂房。
西廂房的前面有一個大院子,裡面有幾株百年老齡的大樹,冬季里老樹的葉子已經掉光,赤露的樹幹彎曲著伸向天空。 讓人看起來悽悽切切的,似乎大樹也感應到主人的哀傷。
林則徐剛踏進院子便看到了一個面熟的人。 這人廣袖大袍,頭上裹著汗巾,看見林則徐對方也是楞了一下。 兩人幾乎是同時想起,都躬身問起了對方。
“可是琉球國蔡延傑先生?”
“可是林則徐大人?”
話一出口兩人相視而笑,林則徐上前攜手笑問:“貴國的戰艦可收到了。 ”
“這事還要感謝林大人的促成。 ”
“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
“在下向林大人介紹一位朝鮮來的客人。 ”蔡延傑一邊說著,一邊側身指著一位穿著寬袍束腰黑帽的中年人介紹道:“這位是崔渙先生,他是昨天到達的京城。 ”
崔渙躬身向林則徐行了一禮客氣地說道:“林大人追查鴉片船隻海內名揚。 我等在朝鮮亦有所耳聞。 ”
林則徐回禮道:“若沒有當今聖上地支援,沒有南洋水師官兵的配合,本官將一事無成,不敢居功。 ”
崔渙將林則徐請入了席位坐下後談道:“聽說不久前上國皇后已經駕崩。 ”
林則徐有些奇怪崔渙問起這事,點頭說道:“皇上為此事大為悲痛,讓我等臣下不安。 ”
崔渙看了林則徐一眼說道:“是呀,這鳳豈能無凰為伴。 我朝鮮王上也為此事擔心,此次前來特意讓我將德溫公主帶來。 想將公主獻與上國皇帝陛下,讓其服侍在陛下的左右。 ”
林則徐有些好奇地問道:“聽說朝鮮有一美人,林中的鹿子看見她,任憑獵人的追趕鹿子也不願意離開她的身邊,她不用薰香,天生便能散發一種香味,如同夜晚盛開玫瑰的香味。 人們都將她和人參、貂皮一起稱呼為朝鮮三寶。 這次來到京城地莫非……?”
崔渙有些意外的問道:“不錯傳聞所說正是德溫公主。 林大人如何也知道此事?”
“這事我也是聽到剛從庫頁島回來地陳提督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