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中國,北京,紫禁城,養心殿。

“主子,這是今天的“京華報”,曹進喜一邊將報紙遞給了劉寄一邊說道:“這張際亮將主子在天橋的事也給寫進去了,還算這小子聰明,沒敢寫明是主子微巡。”

劉寄聽到曹進喜的話笑了起來,他接過了一張發黃的紙張,這張質地不好的報紙和劉寄記憶中的報紙相比太簡陋了,雖然版面還是一樣的大小,可是上面幾乎沒有圖畫,更像大張寫滿了繁體字的紙頁。

報紙的醒目位置上寫著,“黃公子天橋遇險,眾刺客盡數落網。”劉寄將報紙瀏覽了一遍,上面的內容比較雜,有文學詩詞,有歷史故事,也有京城近期一些事情的報道。從報道的內容上看,張際亮審稿應該還是比較嚴格的,所報道的內容都不敢和朝廷有何牴觸。劉寄心想不管怎麼樣,這張際亮辦報紙的事情,正合了自己的心意,往後也算是多了一道耳目。等將來報紙影響大了,這東西對民智的開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放下報紙,劉寄拿起今日送到京城來的急奏。這是一份從東北來的戰報。

劉寄仔細的看了一遍,盛京已經被黃爵滋和徐繼畬收復,現在兩人已揮師北上和龔自珍匯合于吉林。不過訊息有好也有壞,在龔自珍最近送來的一份戰報中,劉寄感受到了俄國人深植到骨髓裡的侵略性,庫頁島的赫哲人被俄國人強行殺散,事實上早已經被俄國人強行佔據了,現正俄國人在島上挖掘火煤,獵取貂皮。

這事讓劉寄有些意外,他沒想到俄國人現在就已經實際佔據了庫頁島,在劉寄的印象中,總以為庫頁島是以後劃出去的。理起這事,劉寄想起了今天的奏摺中總理大臣戴蘭芬有一份關於俄國人的摺子,他在案頭摞的老高的奏摺中翻查了一陣,摺子被找了出來。劉寄牽開摺子,上面寫著的內容是,俄國照會中國,願意幫助中國剿滅叛軍,現已經在涅爾琴斯克(尼布楚)屯兵萬餘,整裝待命。後面附加了出兵的條件,俄國人想得到黑龍江以北的土地。

看完奏摺劉寄搖著頭笑了起來,從東北將訊息傳回莫斯科至少需要三、四個月,如果到了冬季那就基本上斷了通訊。老毛子的反應會有這麼快嗎?再說那尼古拉一世大概不會對這遠東偏鄙小地有什麼興趣,他的大軍要開到遠東沒有半年是無法辦到的。既然尼古拉一世對此不應該知情,那麼這封照會是誰發的?劉寄想了想在牆上的大地圖上看了一陣,估計就那雅庫次克城堡的督軍搞的事。算起來這傢伙手頭的兵力,把所有遠東的城堡加起來,也就是近萬人吧,除掉防禦能調動的也就三、五千人。

劉寄這翻猜測是有根據的。一直以來劉寄不間斷的從山西商人那裡點點滴滴的收集著俄國人在遠東的情報,所以今日才敢如此斷定。

既然俄國人兵力有限,推測起來就不該有膽子和中**隊打仗。俄國人說什麼屯軍萬人於尼布楚,讓中國劃東北之地為價以助平叛,估計除了想得到中國的土地是真的以外,其餘的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說到底還是怕中**隊順勢打過去。

劉寄想到這裡讓曹進喜將戴蘭芬、包世臣與陶澍傳來。

三人趕到養心殿時劉寄仍然佇立在牆前,專心的盯著那副佔據了整個牆面的世界地圖。大家都垂著手躬立在一旁,耐心的等候著劉寄。

“你們都過來,不要光站在那裡,時常看看地圖,心裡就裝下了整個世界,中國的事情不是關起門能辦好的。”

眼見劉寄發話了,三人趨步走到了地圖前。

劉寄指著庫頁島的位置說道:“你們來說說,俄國人佔了這塊土地,我們是不是派兵把它收回來。”

三人在地圖上找了半天,才在地圖上找到庫頁島的位置。三人互望了一眼,由陶澍有些疑惑的說道:“此地為苦寒之地,收復了,也無人願意留守,要來何用。”

“誰說無人留守,赫哲人在這裡不是生活的很好。再說島上盛產貂皮,又有煤礦。誰收復了那裡,朕讓誰壟斷當地的礦產和皮毛。”

眼見劉寄動了怒氣,三人趕緊改了口風,陶澍上前說道:“臣等愚鈍,幸得聖上指點。臣下這就召集軍機處議論此事。”

戴蘭芬猶豫了片刻在一旁說道:“皇上,是否先照會俄國人,通知其歸還庫頁島,若是俄國人無視我國的請求,方才加以刀兵是為上策。”

劉寄思索了片刻說道:“你們說的也有道理。這樣,事情可以稍微推遲一點。等東北平定了叛亂重新佈置好了防務以後,由總理衙門先行照會俄國,口氣稍微嚴厲一些。畹香先到理藩院滿漢檔案房把尼布楚條約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