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綴有紅白相間的蘿蔔絲和青色芥末,色彩豐富,極富畫面感。

端端心想,把菜做得這樣美,哪捨得往肚子裡塞?真是造孽啊!可是,既然是做來吃的,哪有不吃的道理?端端夾起盤中那極美的一小塊糕點,放到了嘴裡,不知道是不是前奏做得時間太長了,還是因為還不習慣日式料理的味道,倒是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覺得很爽口。

後來端端才知道,這道叫做“先付”的菜本來就是開胃菜,覺得爽口,也算是達到了它的功效。

先付之後是“八寸”,也叫前菜,是由好幾道小菜組成的,端端只挑了裡面的蓮藕和用雞蛋做的一道菜嚐了嚐,味道也是極清淡的,至於裡面的生海鮮和用章魚做的菜,直接就被端端忽略了,那個太生猛了,她不喜歡。

歐肇軒看到端端用很嫌棄的眼神看著自己吃下海膽凍蝦和香燉章魚,便覺得好笑,只是知道她不喜歡這些怪東西,便也沒有勉強她。

接著被服務生端上來的就是日本料理裡有名的“刺身”。

這道菜上來時,端端就覺得頭疼。如果不吃,好像對主廚不尊重;可是如果吃的話,她又不敢放到嘴裡。這可真真是難死她了。

想了半天,端端還是決定對自己好一點,便只好在心裡對主廚不停地說對不起了。

歐肇軒知道端端不喜歡這些生食,就自己先夾了一塊嚐了嚐。抬頭看到端端瞪著眼睛看著自己,便忍不住笑著對她說:“你真的不嘗一下,一點腥味也沒有!”

端端雖然很堅決地搖了搖頭,可看到那橘紅色的魚肉,還是有些心動的。

到了最後,也不知道是因為自己受不了美食的誘/惑,還是因為歐肇軒總是勸她嘗一下,終於還是鼓起勇氣夾起了一塊金槍魚放到嘴裡。可能是因為金槍魚的脂肪含量很高,所以肉質極為細膩鮮美,入口即化,而且一點也沒有腥味,這倒真是出乎端端的意料。不過,歐肇軒再勸她嘗海帶浸條石鯛和牡丹蝦的時候,還是斷然被她拒絕了。好吧,在這方面她還是異乎尋常的孬啊!

接下來端上來的是一道湯品,碗中的魚肉被切成牡丹的形狀,且剛才吃的是三道冷菜,這讓端端不由得食指大動。湯的味道很清淡,也不油膩,熱乎乎地喝進胃裡,果然很是舒服。端端到這會兒才覺得這日本料理有些合了自己的口味。

湯品之後是“燒物”,也就是日式鐵板燒之類的東東。這次端端也吃得很是盡興,對於熟的不奇怪的東西,端端還是不挑剔的。而且三種調味料,風味各不相同,每吃到一種都會有不同的味覺感受,這樣好玩又享受的事情,端端當然不會錯過。

難得看到有端端喜歡的菜,歐肇軒便每樣只嚐了一下就停下了筷子。

第六道又是一道紅紅綠綠色彩鮮豔的菜,而且沒有奇怪的東西和生食,一拿上桌,端端便舀了一小勺放到了嘴裡,味道酸甜,還有細細的冰粒,好像是用西紅柿做的沙冰之類的東西,沙冰下面的蔬菜有點像中餐裡的涼拌小菜,造型也是極美。

然後,服務生又端來了一道湯品,不過跟之前的湯比起來,這是一道濃湯。一隻碩大無比的龍蝦放於盤中,讓端端又有了一種望而卻步的感覺,那個東西真的很嚇人!

“這是伊勢龍蝦,雖然個頭很大,不過肉質很鮮美,你嚐嚐看!”說著,歐肇軒夾起一塊龍蝦放到端端面前的小碟裡。

端端猶豫了一下,還是用筷子夾起放到了嘴裡。蝦肉緊實甘甜,鮮美多汁,只要忽略掉它的樣子,絕對是難得的美味。

吃到這會兒,服務生終於端上了飯來。一碗鰻魚飯,再配上可口的醬菜,端端這才終於有了吃飯的感覺,好像前面吃的那些都只是配菜而已。

最後一道菜是“水物”,裡面有甜品,也有點心和抹茶,其中的薑糖和羊羹凍端端最愛,尤其是薑糖,那種甜甜微辣的感覺倒有幾分像薑餅。

吃完甜品,端端也學著歐肇軒的樣子拿起裝有抹茶的碗,用三口半喝光了碗中的茶。等她放下碗時,才發現歐肇軒和餐廳老闆都笑著看自己,弄得她很是不好意思。

*****

禪與茶懷石料理之源

日本12、13世紀的禪院清規很嚴,要求禪僧“過午不食”。可是年輕的僧侶耐不住飢餓和寒冷,將加熱的石頭包在碎布中,揣在懷裡,以抗飢寒。後來,戒律漸漸鬆懈,允許以點心等簡單食物充飢,這類樸素的食物被稱為“懷石”。

到16世紀下半葉,千利休開創了具有禪意的茶道,以茶待客時會奉上簡單的飲食,即“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