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1部分

經成為一種趨勢。大唐的四年平叛不但沒有將天下理出一個頭緒,因為肅宗的懲賞不公,善惡不明,反而致使整個社會的規則已經徹底地混亂,比平叛之處原先更加不如。”

“在朝廷的姑息下,大唐官軍不顧朝廷具體情況,待遇對朝廷討價還價,動輒有人敢斬殺大將取而代之,朝廷不但不罰,而且多以其為官。官軍遇到勢力強悍的敵人,將士不想克敵之勝,而想怎麼投降能取得更大的利益,如此以來怎麼能平叛,怎麼可能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再造一個太平盛世?肅宗的想法雖好,終究因他苟且一時之安的思想,沒有根治叛亂的魄力,最終將導致大唐更加的禍患。”

大唐的混亂局勢,的確給趙飛龍帶來絕佳的機會,但是趙飛龍寧願不要這個機會,只在盛世天下作一些個人事業,來慢慢改變這個時代。趙飛龍之恨自己現在心有餘而力不足,他不願意消滅這個歷史上據說最繁盛的時代,只有來到了這裡,從這個時代人身上,你才能體會安史之亂前後的巨大差別。在此之前,大唐的確強盛,再次之後大唐之能是殘喘延吸而已,上不能保國家社稷,抵禦外族侵略,下不能為百姓造福造利,這又不得不讓趙飛龍恨不得立即引軍南下蕩平大唐朝廷,在確保中華實力之前,還中華一個朗朗乾坤。

感覺自己話題說的遠了,引起了相公的心事,知道自己相公對大唐雖然出手無情,卻絕對不是表面那麼灑脫,相公的責任使他有些時候必須將情感與行為分離。想到這些秦紅岑忙道:“相公說的及是呢!妾身就是憑此猜測劉展必亂。”

秦紅岑語氣微微一凝,肅容道:“肅宗生性懦弱,雖然胸懷壯志,但是同時也有極強的苟且心理,使他的性格非常的複雜,這與他早年受李林輔專權使的打壓有關係。”

“如今大唐朝廷之間彼此猜疑,大臣之間也用肅宗的雙重性格來打擊異己,劉展與上月因貪汙強暴不遵法紀的御史忠丞李銑,都兼任著淮西章度使,兩人彼此間的關係非常的親密。劉展又剛強自用,為章度使王仲升所惡,如今李銑被王仲升先斬後奏地斬殺,李展必為王仲升所疑懼。”

“以劉展的才華,朝中又無人脈,根本不足以擔任被任命的要職。江、淮一帶是大唐朝廷當前最重要的稅賦地區,對大唐朝廷非常的重要,都指揮使也是一個讓人眼紅的位置。時勢早英雄,劉展因大唐叛亂出仕來已經提升的夠快,但他一無超強能力、二朝中無人,而且多被上官不喜,怎麼會被提拔提拔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紅岑懷疑這是大唐先提後斬的策略,劉展雖然能力一般,但是因他極會籠絡人心,在宋州一帶勢力根深蒂固手握重兵,朝廷對他有說忌憚,才會如此行此先升後斬的做法,將他調離本地再處理。劉展雖然剛強自用,人卻不笨,不難發現這個任命的其中疑點,以他的性格到時十有八九會叛亂,如今叛亂在大唐已經如饑荒一樣流行。由宋州的七千人馬,劉展叛變,江南必亂,我知道相公有鴻鵠之志,並且十分看中江南地區,相公必會出兵保江南的。只是這樣既要儘快攻佔吐蕃,又要防禦阿拉伯帝國,還要兼顧大唐相公的肩膀上的壓力就好大啊!紅岑真的不想告訴你這個訊息。”秦紅岑低著頭枯澀地道。

趙飛龍吸了口氣道:“紅岑我妻相公我真的好佩服你,是的,宋州地處要害,上望兩京、下觀兩淮。且這一地區的兵將多被徵調圍擊史思明叛賊,他手中鎮守宋州要地的七千兵馬,雖然不敢北上兩京,卻絕對敢趁朝廷新敗,橫掃兩淮,順江南下,寶貝我們快走,相公我絕對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好的江南地區,再被他們的叛軍與流氓被田神功給毀了。”

趙飛龍現在是越來越佩服自己的小妻子,別的任何不說,這次吐蕃之行遇到秦紅岑就是他此行的最大的收穫,要知道歷史上記載與秦紅岑的推測幾乎不差上下。

在歷史上劉展的確在李銑王仲被殺後,因深深恐懼劉展於是便買通了監軍使、內左常侍刑延恩密奏劉展與李銑乃一丘之貉有謀反之心,請求除之。當然其中動用的關係就非常的複雜了,最使肅宗決定除掉劉展的不是近侍的進言,而是流傳在江淮地區的一個歌謠,時有謠言曰:“手執金刀金刀起東方。”其後事蹟果然被劉展識破,結果盡起宋州七千人馬叛亂。

期間趁朝廷新敗無暇顧及到他,又因調令不通與升州叛亂的一萬五千人馬遙相呼應,一度橫掃整個江淮地區。此時天下的情景,各州章度將領雖然是在同一朝,為大唐效命,其實現在的割據已經初步形成。

各州章度的兵將都歸各州章度所有,若沒朝廷敕令,就如當時雍丘之戰,南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