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1部分

人竟然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清流派一干得力大臣一陣愕然,不知道安平公主為何突然發出這樣的感嘆。不給他們遐想的時間,李寧便接著問道:“李大人,不知道清流派目前的綱領變成了什麼?可否告之於秀寧知道?”

李揆遭李寧如此一問,頓時氣憋地老臉一紅,憤然地道:“我清流派自然仍是以帝國最高利益為綱領,如何有過變化?公主殿下,這不是在羞殺老臣麼?”我大唐帝國的最高利益究竟是什麼?”李寧對這位宰相大人的羞憤毫不為所動,神情冷靜地問道:“李大人以為。我大唐帝國最高利益是維護父皇與皇爺爺地權力,還是擊退數十萬來勢洶洶,有著對我滅族亡種之念的阿拉伯帝國等國敵人,保我華夏平安?”

李寧這一番質問,頓時讓這位在朝臣中還有幾分威望的宰相大人愕然。步伐頓時停頓了下來。片刻之後才晃過過神來,各個表情充滿思索。步伐僵硬地跟在寧寧身後,繼續向前走去。

經過與趙飛龍一夜歡好,李寧不只是容貌看起來更加的明豔靚力,媚天之體被趙飛龍開發,被趙飛龍雙修帶動下,修為大幅度地提高。這方圓百步內,眾人的情緒、神態莫不盡在她的腦海之中,感受到李揆等人的心結,李寧心中不由暗暗嘆了口氣。積重難返,人的思想豈是這麼容易改變地,連一向以思想開放的清流派主要干將都如此保守,更不要將他人。然而比起那些碌碌無為的昏庸大臣,清流派的一干人等畢竟還都有點治國安家之才,李寧不忍他們因為自己的固執無知被時代淘汰。

因此,走了兩步,李寧有意放慢速度,待這幹大臣追了上來,李寧神情鄭重地道:“各位大人都是熟讀聖賢書地賢臣,當知道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一人之天下。為皇者,在於為百姓謀福利,而不是為自己或者某些人謀權力。”

要自己一個護國公主,勸解臣下一定要想開,李寧心中恍惚有一種荒謬地感覺,只是她瞬間就將這種感覺消滅,語氣不停地道:“駙馬絕對不是你們想象中為了權力不顧一切的人,然而他卻是那種為了百姓、為了屬下、為了身邊人能放下一切的人。各位大人當知道,駙馬之仁,能澤被天下萬民。駙馬之兇,也能為華夏、為萬民、為至親至愛屠殺任何的人。”

李寧語氣一緩,對神色凜然的清流派大臣接著道:“朝廷馬上就要根據各位臣工對當前局勢的認識,調整各位臣工的職位,各位大人都是棟樑之才,莫要最後被自己所淘汰了。”日,朝廷將抽調大量人力武力北上抗敵,柔然主力大軍將從西、北兩個方向輸理帝國。清洗帝國內一切不協調,不安分的勢力,按照柔然的模式來發展,各位大人將隨駕遷移神喻之城。擦亮眼睛吧,追尋你們心中的明主,這是一次重生的機遇,也是一次死亡的毀滅。”

李寧目光望著武侯祠內的武侯、武聖的雕塑,心中暗暗道。但願你們能知道今日祭祀地目的。想要重生就要以武侯、武聖為表,想要滅亡,誰也拉不住你了啊!

說話見,他們一行已經進入到了祭祀的院塘之內,隨之,所有人都失去了交談的時機與慾望。清流派諸位大臣,大部分都是李寧暗暗提升上來的人才。大部分都為人耿直,做事條理,所以李寧才不忍他們被時代毀掉,可謂盡知盡言。

李寧在開導著手下的一幫能臣大將,為人臣者當盡大臣本分。最好不要去攙合什麼權力鬥爭。而一向對朝廷忠誠,為人敦實的杜甫卻口若懸河、舌生蓮花地要說服趙飛龍當放棄自己愚蠢地念頭,儘快的登基承帝。

杜甫見自己旁徵博引,引經論典地侃侃而談,趙飛龍只是微笑不語。心中暗贊趙飛龍果然如傳說中盡仁盡義,心中更加興起了要說服趙飛龍迷途知反,立地成佛。擔當大任的念頭。

杜甫嚥了一口吐沫,神色莊重地望著趙飛龍,痛惜地道:“臣以為不說其餘人等,便說眼前的這位聖人。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為之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為後世人所景仰。”瘁、死而後矣,雖然博得天下盛讚,然而為何在其死後,蜀國卻迅速衰亡了呢?”杜甫將到這裡似乎是問趙飛龍。也彷彿是在問自己,神色間一絲惆悵一絲悲涼。顯然易見。

只是很快這種表情就斂去,代之而來的是捨己渡人地堅定。杜甫隨追憶似的繼續道:“臣每每獨自一人於黃昏十分坐在武侯祠內思索這個問題,蒼涼的氣氛讓臣每每猶如回到了古代,這種時空般的穿梭讓臣有一種感悟,那便是武侯是人臣而非人君。”天,任你有天大智慧也不能跳脫出君為你設的天地,任你有萬般能耐也不能反抗君給你設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