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兩座崖壁聳立青雲的巖山之間,坐落著一座雄關。
兩座巖山分別是大劍山和小劍山。峰如劍插,石壁橫亙。森若城郭,峭壁中斷。兩崖對峙,一線中通,形似大門,故稱“劍門”,斷崖中間的底部不過五十餘米。而劍門關就座落在這五十米的間隙之中,將這一線天的通道堵得嚴嚴實實的,令敵軍插翅難以逾越。
關樓高達近二十米,以青石座基,石拱劵門。獸吞銜環,金釘固門,箭垛林立,正是“關樓高踞、堞垛森嚴”。而關樓之前,只有一條又窄又陡的山道直通關門之處,一次只能並行兩人,就算是敢死精兵衝上去,也只能一個個喪生在關樓上的巨石和和箭雨,甚至連關門都摸不到。
“一石臨空天府狀。兩山如壁劍門雄”,雄關如鐵,難以逾越。
張遼與龐統率著三萬大軍在劍門關前兩三里外的一處開闊地帶安營紮寨,此處正是當年 鍾會的駐兵之處。
張遼和龐統率著十餘騎縱馬賓士到劍門關下。遠遠的望見羽扇綸巾的諸葛亮正率著張翼、張嶷、法正等人在關樓之上觀看漢營。
龐統縱馬奔到關樓前坡道之下,對著關樓上高聲喊道:“孔明師弟,別來無恙!”
諸葛亮搖著羽扇哈哈一笑道:“士元師兄。當年鹿門書院一別,今已十五年。想不到我們師兄弟如今卻在如此場面相見,真是造化弄人啊。哈哈!”
龐統也哈哈笑道:“我與孔明是弟從兄,兄從弟,各為其主,只是陛下已橫掃天下十二州,如今又取了關中,打下了半個益州,天下一統只在旦夕之間。弟與為兄都是漢家之臣,何苦如此執著,不如就此開關迎接天子近衛軍,息卻天下數十年的兵戈,共同協助陛下建立太平盛世,如何?”
龐統說的“弟從兄,兄從弟”,意思是當師弟的諸葛亮輔助劉辯,當師兄的他輔助的是劉辯的弟弟劉協,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鬥得死去活來,令生靈塗炭。
哈哈哈!
諸葛亮仰頭大笑,狂笑了一陣之後才指著龐統厲聲呵斥道:““吾以為士元為孔明之師兄,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又為禍亂,廢立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自古以長為尊,以長為嫡,千古不變之理,我主雖遭董賊逼迫而退位,卻仍應為大漢正統之帝。陳留王劉協,雖有雒陽拒賊之功,但應於敵寇去後歸還帝位,輔助陛下,然其卻厚顏繼續佔據帝位,終因天道報應,失足與陳倉道,天令我主得以復位。然蒼天憐偽帝年幼無知,活其性命,偽帝卻不知悔改,反而舉叛逆之軍,偷襲京城,篡位逼兄,天理難容,實乃漢賊!汝既為大漢子民,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正統,我主繼統西川。吾今奉陛下之旨,興師拒賊。汝不明大義,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想招降大漢忠臣耶!念汝與某同窗多年,饒汝性命,速速退下!可教反臣與我共決勝負!”
一席話罵得天地失色,風雲凝滯,就連龐統臉上都不禁微微變色。
許久,龐統才哈哈大笑道:“經年不見,師弟言辭愈發犀利了,只是口舌再厲害,也改變不了天下大勢,劍門關再雄壯,也阻擋不了我主一統天下的鐵騎。師弟,當年在鹿門書院,你我學業難分軒輊,只是如今你選錯了路,已敗給了為兄。哈哈……”
龐統大笑著調轉馬頭,奔回漢營。
諸葛亮望著龐統離去的背影,冷聲笑道:“天下大勢……我倒看看你如何插翅飛越這天下之雄關。”
**********************
“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
陰平故道。自陰平郡到江油城七百餘里。一路草木叢生、荊棘密佈不說,而且都是崎嶇的山道,有的地方甚至道路被泥石堵塞,需要重新開闢山道。
陰平道上最險要的去處是摩天嶺。其嶺北西坡度較緩,南面則是峭壁懸崖,無路可行,當年鄧艾就是從這裡裹氈而下,度守摩天嶺直插江油關而滅蜀的。
此刻的摩天嶺南面斷崖邊,馬超一手牽著沙裡飛。一手提著虎頭湛金槍挺身而立,茫然的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