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隨即臉上又露出笑容,對夜榮道:“你跟隨我多年,是我最信任的干將,以後你就是我的執金吾。”
夜榮神色不變,只是謙恭的說道:“小人早年為盜,承蒙大人救得性命,這條命就是大人的。小人不圖榮華富貴,只願能終生為大人效力。”
李儒滿意的點了點頭,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能如此忠心,我深受感動,這天下唯一能令我完全信任的,就只有你了。速速再去安排一番,大事若成,你當記頭功。”
夜榮應諾退下,突然又想起一事,眉頭一皺,迴轉身對李儒道:“此計雖好,就怕天公不作美,壞我等大事。”
李儒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道:“你多慮了,關中入冬向來少雨,偏偏就那時下雨?就算有毛毛細雨也無妨。”
夜榮聞言覺得有理,展開眉頭,再次拜別李儒。
伏龍谷,為新安與彭池之間的一處狹長型的山谷,取長安必取彭池,取彭池須經伏龍谷,否則要繞三十里。
谷長六七里,寬達五六十米,兩邊崖壁聳立,高達二三十米,並不適合伏擊。因為兩邊的崖壁上能落腳的地方不多,就算站滿也不過四五百人。
伏擊一般不過扔滾石、放箭和縱火。但是由於崖高谷寬,滾石砸下來十有**只能落在谷底兩邊的雜草從中,殺傷力可想而知。弓箭從那麼高的地方射下來,就算射到最靠邊計程車兵,也未必能造成多大的傷害。而兩邊雖然雜草叢生,面積並不大,藏不了多少兵馬,就算從崖頂上射火箭,但因崖頂能埋伏的人少,引火的速度也慢的多,難以造成威脅。
李儒一身戎裝,披一領白色披風,腰中配著三尺寶劍,屹立在崖頂的一塊大石上,山風獵獵而過,吹得他衣襟飛揚,豪氣萬千。
他手中握著一個籃球大小的黑色圓球,圓球上尾部留有一根粗長的引線,引線上浸透了油脂。
這個圓球他稱之為火油彈,以皮囊盛裝黑油(即地表溢位的未經加工的石油),裡面再加進硝石和硫磺,裝滿後在封口上加一節引線,以針線縫好密封。這種火油彈點燃後再扔出去,掉到地上黑油流出來,在硝石和硫磺的助燃下,瞬間便會爆燃起一團大火。
擺在他腳邊的是一架投石機,這種投石機射程遠遠高於弓箭,投到谷底正中是沒問題的。兩邊兩百臺投石機同時投彈,再加上兩邊的雜草助燃,很快就能將伏龍谷變成一片火谷。
李儒傲然俯視著谷底,又朝遠處的谷口望去,臉上露出激動而勝券在握的笑容。
段煨和樊稠的大軍分別隱藏在伏龍谷兩邊出口不遠處,谷中火光一起,便會率兵將谷口堵住,令漢軍進退不得,坐等滅亡。
只要漢軍全部進入伏龍谷,他的火油彈一發,天下從此就不會再有劉協。
因為他已經下了軍令,只要死漢帝,不要活漢帝,取漢帝頭顱者,封萬戶侯。
劉協入城後,出榜安民,整編降兵,休整了三天之後,在新安城的百姓歡送下出了城門,往彭池而來。
這一仗,他未損一兵一卒,反而增加了一萬士兵,留下三千兵士守城,西征部隊增加到五萬七千人。
一路旌旗招展,浩浩蕩蕩。過午之時,大軍已行至伏龍谷一里之外。
一騎斥候飛馬奔來。
“報!前方地界是伏龍谷,谷長六七里,為通往彭池之必經之地。”
劉協神情一凜,在他印象中,不管是書還是電視裡,是個谷就會有埋伏。他轉頭問向諸將:“此谷太長,我等若入谷恐中埋伏,是否轉道而行?”
胡車兒搶答道:“末將曾從此谷經過好幾次,深知其虛實。其寬達二三十丈,兩邊崖壁聳立,高達十丈,崖頂狹小,崖下少草,實非伏兵之地。”
劉協唔了一聲,朝張遼問道:“文遠以為如何?”
張遼沉思了一會,回道:“胡將軍言之有理,此地實不宜伏兵,不過為穩妥起見,全軍還是須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連弩營和龍弩營須裝箭上弩,隨時應戰。”
劉協點了點頭道:“好,就依文遠之見,全軍戒備,列陣入谷。”
號令迅速傳來下去,全軍做好應戰準備,小心翼翼的繼續向伏龍谷前行。
李儒遠遠的看到一團黑雲自遠處慢慢湧了過來,黑雲越湧越大,他的心激動得砰砰直跳。
只要漢軍行過他面前,就算是天兵下凡也救不了劉協了,他神情激動的轉向夜榮,喝道:“傳令下去,未經我的命令,不可擅自發彈,如有違反者,立誅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