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部分

服嘍。

可是蒙古帝國在這方面就好得多,大汗的旨意一下,幾位蒙古貴族跟著皇兄察合臺,帶領兩萬多蒙古嫡系部隊秘密進駐金州、登州和婆速府(現丹東一帶),把三處地方的居民全部登記造冊,不許隨意流動,直接變成了軍事管制地區。然後由耶律楚材協助察合臺統領全域性,把需要的人員、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往三地。

為了這個龐大的計劃,窩闊臺汗特意從西征的佔領區招募了大批大食、斡羅斯的工匠,凡是會造船、鑄銅、鑄鐵者皆可免去奴隸身份,被送往這三個地方幫助建設造船廠、鑄造大炮。除此之外,大批由北地漢人、金朝降民組成的探子用各種身份潛入了南宋,不管是做生意還是幹別的工作,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刺探大海船和那種神秘武器的製造詳情。

在多方努力之下,原本看起來難以完成的工作居然進展得很順利。大海船的建造圖紙雖然很不完整,但大概思路還是打探清楚了,有幾個探子甚至從南宋商人手中搞到了幾份關鍵的造船資料。有了這些資料,再透過各族工匠的努力,用了不到半年時間,第一艘仿造的鮭魚級貨船就建造出來了。這讓蒙古帝國高層有點欣喜若狂,原本不太支援這個計劃的貴族也都改變了初衷。

相比起造船,鑄造大炮的進度就要慢多了。這種武器不像大海船那樣被很多人熟知,即便是宋國高層也不瞭解鑄炮的詳情,更沒有像振州造船廠那樣的鑄造廠可以打探,只能憑藉一些見過這種武器計程車兵口述,再加上一堆從戰場撿回來的炮彈逆向分析這種武器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

對於從來沒見過大炮、也沒有這方面想法的人來說,純靠腦子逆向推理可就太難了。一開始的時候有好多種思路同時迸發了出來,比如說大食人提出來的投石機結構、斡羅斯工匠提出來的弩炮結構,但經過試驗之後都不太靠譜。除了射程嚴重不符之外,威力也相差甚遠,更沒有那種隆隆的響聲和陣陣白煙。

最終還是一名金國工匠提出了比較相似的想法,這名工匠以前為寺廟鑄造過大鐘,親家還是開煙花爆竹店的。他們倆把大鐘與煙花的原理有機的結合了起來,最終弄出了一門又短又粗的火炮雛形,並且試射成功了,把一個石頭球打出去百十米遠。

有了雛形,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無非就是提高射程和精準度的問題,於是所有懂鑄造的工匠都被集合到他們兩個人手下,開始不斷的嘗試用各種材料鑄造大炮。可惜再想提高火炮的效能就不那麼容易了,裝藥裝多了炮身會炸膛,裝少了又沒勁兒,折騰了快一年時間,才用青銅鑄造出來一種還算湊合的大炮,也就是洪濤看到的那種臼炮。它可以把直徑二十厘米的空心彈發射到五百米開外,換成實心炮彈就只有三百多米射程了,而且不能平射,只能吊射。

雖然效能上顯然不如敵人的大炮厲害,但蒙古高層已經沒有耐心和時間繼續等待。大規模建造海船,再加上不斷試驗大炮的消耗已經讓帝國的財政有點吃緊,如果再無限期的試驗下去,別等更厲害的大炮造出來,帝國就沒有錢糧撐下去了。於是這種臼炮就成了蒙古水師的新式武器,開始定型量產。

於是更大的災難就發生了,鑄造成品率太低,不足三成。也就是說耗費了幾萬斤銅料鑄造十門大炮,只有三門是能用的,其它全廢了。面對這種情況,整個蒙古帝國高層和工匠們都沒有任何辦法,就算殺頭也提高不了半分成功率。可是箭已經上了弦,還拉滿了弓,發射不發射這個力氣算是已經用出去了。無奈之下,只能投入更多財力,用數量彌補成品率的不足,加班加點的去鑄造那些比錢還貴的大傢伙。

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整個蒙古帝國就像是個割腕自殺的人,不管如何從各地抽調財物,都止不住血液從手腕的傷口上慢慢流失,國庫裡永遠是空的。剛從西邊佔領區送來一批繳獲的財物,轉眼就變成了煤炭、銅料和木材,連捂熱乎的機會都沒有。搞得帝國上上下下怨聲載道,不光留守在東邊的貴族們不滿意,就連西征的將領們也都快急了,合算他們搶了半天全是白乾,啥也沒留下,都扔海里去了。

面對這種情況,窩闊臺汗也忍不住了,儘管在他的計劃裡至少要造上千艘大海船、幾千門大炮之後才是決戰的開始,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初預算的時候都是按照原本船隻的造價略微上浮了一點,誰承想真造起來這個成本是一天高過一天,上浮了兩三倍都不止。再加上鑄造火炮的大量消耗,假如再不把宋國打下來,蒙古帝國的諸王和貴族們就該先窩裡反了。

開戰!到了1240年夏天,隨著金州和登州造船廠、鑄造廠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