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宋律法在這些商人眼裡算個屁啊,早扔到腦袋後面去了。
不過這樣做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會觸及到南宋大海商的一部分利益。其實南宋海商的還是小頭兒,主要是那些蒲家人的利益,也就是混在廣州和泉州港的阿拉伯商人。一旦馬六甲海峽被洪濤佔領,他們不光是頭一口肉吃不到了,恐怕連肉都沒了,只能啃肉骨頭。對於一幫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來說,你突然讓他們啃骨頭,他們肯定不幹啊,百分百要拼命。
對於這個問題,洪濤打算分兩步走。南宋大海商屬於可以團結的一類人,是人民內部矛盾,可以調和,只要他們肯遵守自己的規則,自己可以讓利給他們。蒲家人和阿拉伯商人屬於必須消滅的一類人,自己和他們是不可調和的敵我矛盾。就算沒有這些阿拉伯海商和自己搶地盤,自己的艦隊早晚也要和阿拉伯人對上的。這兩股大海上的力量必須要分出勝負,不是阿拉伯人繼續東擴,就是自己帶著南宋海商們殺向阿拉伯海,只能二選一,不可能兼得。
第五十六章殺人和救人的關係(保底二)
第一步,洪濤先要把自己的勢力範圍劃定,那就是以金河灣為主基地、馬六甲海峽為堡壘、錫蘭的卡巴蘭港為主戰場,先把阿拉伯人的勢力逐步往西推,推到錫蘭島以西去。印度洋以東不能再見到阿拉伯勢力,做買賣跑商可以,但建立伊斯蘭教國家、控制港口絕對不成。
當第一步計劃完成時,洪濤就要帶著雙層或者三層甲板的戰列艦叢集去阿拉伯海逛一逛了,問問他們有不服的沒有?誰不服直說,咱就讓你片板不能下海,只要是望遠鏡裡能看到的一切城市、港口、村鎮,我全給你炸平嘍。到時候再想投降都不好使了,這些地方以後就得交給那些率先選擇屈服的部落來管理。
這樣做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洪濤要藉著這些阿拉伯人把地中海甚至歐洲也攪合攪合。東面不能去了,這些阿拉伯人自然要找一個擴張的方向,北面有蒙古人和他們的後裔佔著,想向北很難。南邊是一片浩瀚的撒哈拉沙漠,如果沒有海船光靠陸地,很難再往南發展了。那就只有西邊了,阿拉伯海上不能愉快的玩耍,他們肯定要去地中海上折騰。好了,洪濤會鼓勵他們去地中海折騰,送錢、送武器、送技術,使勁折騰,組建新月軍團和十字軍對噴去吧,把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來才好。
等自己幫南宋朝廷拖住蒙古人南下的腳步,讓雙方限於膠著狀態之後,反過頭來再繞著非洲到歐洲,去充當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裁判,兩邊傳閒話,讓他們在矛盾中讓利給自己,敢不讓?敢不讓我立馬加入對方,合起夥來一起揍你,你受得了不?這樣的話,便宜也佔夠了,規矩也立下了。該有的都有了,唯獨是歐洲人和阿拉伯人的和平沒有了。
一切靠強權維持的和平都是虛假的,一旦自己離開那塊地方,兩邊憋不了多久就還得刀兵相見。這就對了。他們不打架,自己這個裁判不就失業了嘛,打起來自己又能發財了。看著打得差不多了,咱又站出來當合事佬,再左右逢源佔一遍便宜。把戰爭之火暫時蓋住……只是蓋住,火苗早晚還會冒出來,這場關乎民族命運的戰爭永遠也打不完,就算雙方都想停手,也不敢真的停手。人這個玩意吧,一旦打出真火了,互相傷害足夠深了,即便知道有人在利用自己、挑撥自己,也無法馬上化敵為友。這種仇恨是需要時間、需要大智慧來調解的,除非兩邊都誕生出來一個有大智慧的領導人。才有可能把戰火徹底熄滅。
洪濤不覺得很快會有這種偉人出現,而且一出現還是一對兒,一邊一個,怎麼就這麼巧呢?專門和自己作對?所以說這個情況可以忽略,真要是出現了,那自己認頭,點背誰也不怪,咱不當這個裁判了,幫著你們一起建設家園還不成?缺啥說話,我用船隊給你們運來。絕對不坑人,價格公道量還足。不過有一點兒,這些買賣都是金河公司和南宋大海商的專營,誰敢駕著小船繞過非洲來走私。別怪咱翻臉不認人。有好望角這個堡壘了,自己的艦隊隨時都能封鎖非洲之角,掐斷歐亞之間的唯一通道。
什麼?要來攻打好望角?別扯了,你們和阿拉伯人打架的時候,咱早把這裡建設好了,你們連條像樣的海船都沒有。拿尼瑪什麼來攻打啊。從陸地上過來?那就更不靠譜了,光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土人和動物,就夠你們爬的了,等你們爬到好望角,洪濤說不定都老死了,你們愛打不打吧。
戰略目標,這就是洪濤給自己勾勒的一輩子努力方向,至於說美洲,他有其它打算,不在這個計劃之內。只要阿拉伯人被自己擠兌的向西發展了,歐洲人就抽不出功夫來去